一、法院判決書多久下來
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法院生效的判決書從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聯網全面公布,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曬”的4類判決書外,公眾均可隨時查閱。
1、民事訴訟一審普通程序審限一般不超過六個月,復雜的可以延長六個月,一審簡易程序審限為三個月;
2、案件的審判程序不是開一次庭就能搞定的,一般要經過多次開庭審理(如果是簡單的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可能一次開庭就能解決問題),查清案件事實,只有查清案件事實并有相關證據證明時,法院才可以宣判,而且即使是當庭宣判,法院也來不及當場作出判決書,所以一個案件定期宣判的,會在十日內發判決書,定期宣判的,立即發判決書。
二、判決書生效時間
我國司法實踐中實行的是二審終審,一審和二審的判決書生效的各有不同。
1、民事一審判決書。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規定,上訴期間是15天,因此一審判決書的生效時間是在上訴期過了之后,也就是判決的15天以后生效。
2、行政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3、刑事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4、二審判決。二審終審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審就是最后一次審判,二審是沒有上訴這個說法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審判決書在送達時就生效。
雙方不是同時收到的,分別計算上訴期間。如果上訴期是法定假日的,延期計算。
綜上所述,下達法院判決書和生效時間都必須按照章程行事,我們都有必要對相關法律知識做一定的了解。首先,按照案件的特點及屬性不同,法院的判決書下達的時間也不同,兩者都有所區別。下達時間最短需要三個月,最長需要六個月。只要是在案件審理完畢法院就會盡快下達判決書;其次,由于按照案件屬性的不同,生效時間也不盡相同。我國有相關法律規定,對于法院判決書的生效時間也作出的明文規定。更多法律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他人起外號侵犯人格權益嗎
2020-12-02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9“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索賠期限
2021-01-18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內部承包合同具備哪些效力
2021-01-31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不動產還是什么
2020-11-20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怎么寫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3-24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