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事故當中,都需要先對事故責任進行一個認定劃分,然后再依據這個認定的結果進行處理。在醫療事故當中同樣也不例外。那么你知道實踐中該怎么對醫療事故責任進行認定呢?律霸整理好了相關文章,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醫療事故以“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為前提,這也決定了醫療事故具有不同于其他醫療事故的性質。
醫療事故責任程度的認定:
對于責任程度的判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衛生部《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做出了規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專家鑒定組應當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
責任程度分為:
(1)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顯然,通過責任程度的判定,分清疾病參與度和過失行為在事故中的作用,為醫患雙方協商、行政部門處理或法院判決提供了處理的依據,充分體現了不違法不承擔責任,有多大責任承擔多大責任份額的原則。
相關法律法規:
第四條 根據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體分級標準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
醫療損害賠償的歸責原則是過錯原則。過錯是一種受主觀意識支配的、受法律或道德否定評價的外部行為。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表現形式。《條例》中對醫療事故的定義中規定:“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就是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法定義務作為認定是否存在過錯的標準。
1.醫療機構的過錯:醫療機構不得違反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所承擔的義務,如不得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產品質量法》、《藥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規說規定的義務。總體來說,醫療機構在醫療事故中違反的義務主要是管理義務,如按批準的診療范圍開展診療活動、適格人員的任用、保證醫療設施設備處于良好使用狀態、保證醫療器械、藥品、醫療用品符合國家要求及按照規定保管醫療文件等。
2.醫務人員的過錯:醫療損害賠償糾紛的行為人即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是否存在過錯,需要按主客觀標準進行判斷。
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及過于自信的過失。《條例》規定醫療事故的過錯是過失,主要的目的是強調行為人沒有主觀惡意,如果是故意,則應按照刑法處罰或者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處理。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責任程度分為四種:
(1) 完全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完全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
(2) 主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醫療過失行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 次要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次要作用。
(4) 輕微責任,指醫療事故損害后果絕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醫療過失行為起輕微作用。
行為至此,相信大家都比較清楚該如何對醫療事故的責任進行認定了吧。這在醫療事故處理當中是比較重要的內容,要是你在認定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我們會盡快幫助你解決的。
什么是醫療過錯?與醫療事故的區別是什么?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
醫療事故罪的疏忽大意怎么判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需要牌照嗎
2020-12-0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支票掛失流程
2021-02-22離婚時哪些是共同財產,哪些是個人財產,哪些是約定財產,如何處理
2021-02-25父母是億萬富翁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3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事故責任認定書丟失怎么辦
2021-01-13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辭退老員工屬于非法辭退嗎
2021-03-22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試行)
2021-03-02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