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醫是不具備行醫資格的人違法進行醫療活動,往往造成就診人的重大傷殘或死亡,此時非法行醫就觸犯了刑法,那么就要接受刑法的制裁。究竟刑法上對非法行醫的法律責任是如何規定的呢?非法行醫要判幾年刑呢?律霸為您解答。
由于行醫是關系到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職業,國家在這方面的管理制度是較為嚴格的。對于行醫者的資格,要求經過正規的專業教育和嚴格的職業培訓,以保證服務質量,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對于行醫活動,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工人規范及制度,以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盡管如此,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行醫者管理工作仍面臨著許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1.非法行醫的行政責任。為了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保障人民健康,國務院于1994年發布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該法第24條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第44條還規定:“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四規定,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其停業活動,沒收非法所得和藥品、器械,并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的罰款。”此外,衛生部發布的有關行政規章,如《醫師、中醫師個體開業暫行管理辦法》,其中也規定了取締、打擊非法行醫的財產處罰方法,即沒收非法收入和藥品、器械,可并處罰款。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非法行醫的查處和取締工作始終抓得很緊,平時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查處,無論是否已給病人造成危害,也無論獲得多少營利,一經發現,立即予以取締,并處財產處罰。除此之外,各地政府每年都要組織聯合突擊取締行動,由衛生行政、工商、公安等部門共同參加,在取締和財產處罰的基礎上,對外地流竄的非法行醫者,還予以遣送回鄉。
例如,某衛生院在職醫生,既未征得本單位同意,也沒有向衛生局申請批準,更無《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開設診所,開展診治活動,并安排非衛生技術人員參與醫療活動。縣衛生局發現后,依照有關法規,對該非法行醫行為作出處罰決定:取締診所,沒收藥械,并處1000元罰款。
2.非法行醫造成損害的民事責任。由于非法行醫的主體一方,不附合醫療糾紛的特征要求,由此造成的病人人身損害事件,不屬于醫療糾紛,更不構成醫療事故。就民事責任而言,不能依照《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承擔補償責任,而應適用《民法通則》關于人身侵權損害賠償有關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我國民法理論上,人身損害賠償原則歷來是對人身傷害賠償由此造成的財產損失。即侵權行為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賠償數額,以人身傷害而引起的財產損失為標準,實際損失多少財產就賠償多少。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119條。主要項目有:醫療費、交通和住宿費、死者的喪葬費、殘疾者的生活補助費、受害人的誤工工資、護理人員誤工補助費、死者生前或殘疾者致殘前撫養人的生活費和其他必要的支出。
此外,有學者認為,非法行醫損害賠償案件,除必須承擔財產賠償責任外,還應給予必要的民事制裁措施。其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即:“……,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縣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其理論根據是,醫療活動就醫患雙方提供和接受醫療服務的角度而言,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活動。誠實信用和遵守法律法規、社會公德,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為牟財物而無照行醫,非法刊登醫療、藥品廣告,銷售使用假藥,聘用不合格的醫務人員等,最終導致病員健康嚴重受損。這類行為,違背了民事活動的誠信原則和合法原則,是民事違法活動的典型表現,所以對非法行醫理應采取相應的民事制裁措施。
3.非法行醫犯罪的刑事責任。非法行醫不僅無視國家法律,不經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而且普遍表現為醫療技術水平低下,甚至根本不懂得醫學,往往給病人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害,直至危及生命。
由于非法行醫與醫療糾紛的性質不同,承擔刑事責任的范圍和條件也有很大差別。從本質上講,非法行醫與其他普遍傷害是相同的,但從犯罪的主觀方面來分析,非法行醫無論手段如何惡劣,仍然屬于過失犯罪。即非法行醫者對發生的傷害結果應該預見,因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非法行醫者對傷害結果的發生不是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而是持否定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非法行醫乾,不是靠診療營利,而是打著診療的旗號,或直接騙取錢財,或兜信號偽劣 “藥品”,或在病人身上實施明知有毒或有害的措施,此時已不屬于單純的非法行醫,應按故意犯罪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根據非法行醫的病人造成的損害程度,行為人應分別承擔過失重傷罪和過失殺人罪的刑事責任。過失重傷罪,要求致人傷害的程度必須達到重傷。過失致人輕傷的,因對社會危害不大,不構成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36條規定了非法行醫罪的構成及刑事責任。“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手術,假節育手術,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造成就診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對于非法行醫的行為人,并不是只給予刑事處罰的,還會讓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與民事賠償責任。實踐中,往往就民事賠償責任雙方無法達成一致,遇到這樣的情況,小編建議您最好找專業律師來幫助自己維權。律霸為您提供您所在地區的資深律師,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2021-02-21申請專利時如何確定保密審查
2021-03-04結賬前產品問題拒絕付款可以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3入室盜竊并殺人怎么判刑
2020-12-02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遺產繼承訴訟的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2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違法分包轉包造成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0-12-03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2020-11-18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禁養區的養殖場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3-07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1-02-17公租房拆遷時,同住人如何認定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