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審評議過程中,合議庭對原審法院行使管轄權沒有異議,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刑事自訴案件的當事人是否有權提管轄權異議上。
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刑事訴訟法》第24條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對于上下級人民法院之間、同級人民法院之間的管轄權移轉,《刑事訴訟法》第23條、第25條、第26條都作出了具體的規定。所有這些規定都表明,對刑事案件的管轄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無須當事人的參與。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律適用原則,刑事訴訟法未賦予當事人對刑事自訴案件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利,法院亦不必對此作出處理。本案中,原審法院受理被告人李某對此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并作出裁定,于法無據,應當予以撤銷。
另一種觀點認為,刑事自訴案件不同于刑事公訴案件。刑事公訴案件自立案偵查時起就意味著訴訟程序的開始,案件的管轄權由國家司法機關根據法律直接選擇決定,而不是由當事人來加以選擇,因此不存在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問題。但刑事自訴案件中,自訴人與被告人的訴訟地位是平等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是自訴人行使的私權利,被告人亦應有權對其指控予以抗辯,既包括實體權利,亦包括程序權利,自訴人與被告人之間在權利對抗中尋求平衡。自訴人出于維護自己權利和訴訟便利的需要,有選擇向哪個法院起訴的權利,與此相對應,被告人亦有對抗這種選擇的權利,由此發生管轄權爭議。在爭議中,人民法院應當作為中立方對雙方爭議作出裁決,而不是直接把自己置于爭議當事人地位,以公權力的優勢弱化私權利對抗,甚至剝奪另一方的訴訟權利,導致雙方訴訟權利失衡。
另外,刑事訴訟法對自訴案件的審理程序作出了較公訴案件更為靈活的規定,即類似于民事訴訟程序,如雙方可以進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除第170條第三款情形外可以和解,被告人可以反訴等,亦說明刑事自訴案件中,自訴人與被告人之間的訴訟權利是“對抗”、“均衡”的。基于以上理由,自訴案件中,對自訴人選擇的人民法院,被告人認為損害了自己的訴訟便利的,有權利提出管轄權異議,人民法院應當對此作出裁決。就本案來說,原審法院受理被告人李某提出的管轄權異議并作出裁定,符合自訴案件當事人訴訟權利均衡原則,對當事人的上訴,二審法院應當予以審查,并作出維持或者撤銷一審裁定的終審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性婚姻是冷暴力嗎
2021-02-02名下沒有財產可以做擔保嗎
2020-11-08股權質押到期后還有效嗎
2021-01-032020年簽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5怎樣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
2021-02-18供律師適用的法律顧問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29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勞動糾紛加班費可以要幾年的
2020-12-2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傷者起訴,我和保險公司訴訟費誰來出呢
2021-02-04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香港騙子雇內地人挖眼自殘騙保險金
2021-01-05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土地轉包合同
2020-11-17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航拍圖就能決定你的拆遷補償嗎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