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自訴擔當公訴自訴
隨著刑訴法修改的深入推進,有關公訴制度改革的各種制度設計、模式、樣態被紛紛提出,理論層面的論證與實踐層面的革新呈現出并行不悖的繁盛態勢。但是,關于檢察機關踐行自訴擔當的問題在公訴制度改革中卻甚少被提及。有鑒于此,本文試從公訴權與自訴權的關系角度入手,在對比德國與臺灣地區自訴擔當制度的基礎上,就我國建構自訴擔當的問題展開初步研討。
一、問題的緣起:公訴權與自訴權的關系
自訴權與自訴制度在現代社會日漸式微,但由于自訴所具有的特質,其在刑事訴訟中的存在仍具有不容忽視的現實合理性與正當性。〔1〕和大多數保留自訴的國家一樣,我國刑訴法對自訴程序作了不同于公訴程序的單獨規定。然而,現行規定卻面臨著操作上的尷尬處遇:一方面,在價值層面上,自訴制度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另一方面,自訴制度的有效運作卻難以自給自足,實踐中自訴程序的啟動和推進步履艱難。我們認為,這主要應歸因于立法上存在著制度缺陷,導致自訴人難以獲得有效的外部支持。就目前我國立法規定看,有些支撐自訴人進行自訴活動的配套性制度已經建立,如根據法律援助制度,在被害人訴訟能力缺乏且經濟困難時,可申請律師提供法律援助。但無疑還有一些重要的配套性制度尚未建立,最為突出的是自訴擔當制度的缺乏。
在公訴為主、自訴為輔的二元制追訴模式中,公訴權在國家強制力的保障、人員的配置、經費的供給等方面都享有比較優勢,而自訴權則處于比較劣勢。正因為如此,保留自訴的國家一般都通過制度設計,暢通自訴與公訴間的連結渠道,發揮公訴權對自訴權的支撐、扶助作用,借以彌補自訴權的弱勢,彰顯國家公權力的治理功能。我國雖然也存在這樣的溝通,但顯然不夠順暢,且力度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我國《刑法》第98條規定:“對于被害人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這是目前已經存在的自訴與公訴的溝通形式,即在自訴人因特殊緣由無法啟動自訴程序的情況下,為了維護被害人利益,防止放縱犯罪,由檢察機關啟動公訴程序,追訴原屬告訴才處理的犯罪行為。某種意義上講,這可以理解為公訴權對自訴權的扶助和救濟。然而,檢視《刑法》的這一規定,不僅過于簡單、粗糙,不具備可操作性,而且在《刑事訴訟法》中也缺乏與之相對應的適用程序,導致實踐中公訴機關介入自訴案件的情形極為罕見。〔2〕除此之外,對于《刑事訴訟法》第170條規定的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相關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14條)也規定了在一定情況下要移送公安機關偵查。該規定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啟動國家公權力彌補自訴權之不足的一種方式,但由于這類案件不直接涉及公訴權與自訴權之間的關系,且學界對公安機關接管案件后案件性質自然發生轉變并不存在爭議,在此就不展開闡述了。
實際上,不僅在自訴程序啟動前,而且在自訴程序啟動后,也會存在由于特定原因,導致自訴人不敢、不能、不愿推進程序進行,需要檢察機關出面予以支持或處理的情形。比如自訴人在自訴程序進行中,因受到強制或威嚇而無法繼續自訴,或自訴人中途喪失行為能力,或自訴案件存在涉及社會公益的可能,此時都需檢察機關中途介入,以維護被害人權益乃至社會公共利益并實現對犯罪的追訴。這種檢察機關在自訴程序啟動后的中途介入,即自訴與公訴溝通的另一種形式,或者說是公訴對自訴進行扶助的另一種方式。這種扶助形式又被稱之為自訴擔當。目前,我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中都沒有明確規定自訴擔當制度,這一制度的缺失已經凸顯出我國刑事公訴權對自訴權的有效支撐遠遠不夠,自訴與公訴之間的溝通尚欠順暢。
二、兩種模式:德國與臺灣地區自訴擔當制度之比較
所謂自訴擔當,又稱為自訴接管,一般是指自訴人已經提出控訴,自訴程序也已啟動,但由于某種原因自訴人不敢、不能或不愿繼續其訴訟行為,改由國家公訴機關替代自訴人行使控訴職能的一項法律制度。該制度蘊涵的理念基礎是,雖然自訴程序已經啟動,但代表國家、社會利益的檢察機關追訴犯罪的任務,并不因自訴人提起自訴而消失;在必要情形下,檢察機關需要以國家的名義,介入其中接管并推進訴訟。
就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德國與我國臺灣地區刑訴法中有關自訴擔當的規定具有典型性和較強的借鑒價值。但二者關于自訴擔當的規定,因存在較大差異而形成了兩種不同模式。以下試對這兩種模式的立法現狀略加分析闡述。
(一)立法現狀
依據德國《刑事訴訟法》第377條第1款之規定,當法院認為應由檢察機關來進行犯罪訴追時,則其應將卷宗移交檢察官。此為德國刑訴法中檢察機關的自訴擔當,即由于發生特定原因,由檢察官接管原來的自訴。自訴擔當的原因具體有哪些,德國刑訴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主要是法院認為涉及社會公益的情形。自訴程序因檢察機關擔當訴訟,而被終結之。〔3〕檢察官一旦介入自訴程序,即取代自訴人的地位而成為當事人,該自訴程序自此開始轉為一般的公訴程序。所以,國內學者也將檢察院擔當自訴譯為檢察院接管,〔4〕實際上“接管”的翻譯也許更為形象。
依照臺灣地區《刑事訴訟法》第332條之規定,自訴擔當是指由于法定原因的發生,致使自訴不能進行,由檢察官接替原來的自訴,以免自訴程序無法進行。自訴擔當的原因包括:1、自訴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到庭不作陳述的(2003年臺灣新修訂的刑訴法已經刪除了該情形);2、自訴人于辯論終結前喪失行為能力或死亡的,如無承受訴訟的人或逾期不作承受的,法院應分別情形,徑行判決或通知檢察官擔當自訴;3、自訴人因事實上的原因如服兵役等無法到庭的,法院應通知檢察官擔當自訴。
關于自訴擔當的性質,臺灣地區學術和實務界基本形成了共識,即擔當自訴并不變更原來的自訴性質,檢察官也不取代原自訴人而成為當事人。〔5〕自訴擔當中,檢察機關事實上是協助自訴人進行訴訟,因此自訴擔當實為“法定代理之另一形態”,〔6〕檢察官是以自訴人代理人的身份出庭支持起訴,不具有國家公訴的性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參加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行政訴訟如何收費
2020-12-31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如何繼承股票遺產
2021-02-03拖欠運費孳息怎么算
2021-01-04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