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有偽造的發票罪辯護詞
審判長、審判員:
XXXX律師事務所接受被告人林XX親屬的委托,指派楊XX律師擔任被告人林XX的一審辯護人。作為辯護人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為此,辯護人認真查閱了案件材料,多次會見被告人,參加了開庭審理,對本案有了清晰的認識,現就公訴機關對被告人的指控提出以下辯護意見,請合議庭在評議時,予以充分考慮:
一、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林XX的行為構成偽造居民身份證罪不能成立。
從偽造居民身份證罪的犯罪構成上來看,客觀上被告人林XX不具有偽造行為;也不屬于偽造居民身份證罪的共同犯罪。
首先,犯罪構成上的偽造行為,一般是指無制作權人擅自制造對公共信用交易安全具有法律意義的物品的行為,強調無制作權人的制造行為。而在庭審過程中,公訴機關出示的全部證據中僅有被告人的供述顯示:被告人向制作假居民身份證者告知所需假身份證人的姓名、照片信息,而其他偽造居民身份證明的信息全部由制作假證者自行編排,公訴機關并未提供其他證據證明被告人具體參與了哪些偽造行為,而事實上,被告人并未參與制作假居民身份證的偽造行為。提供姓名、照片的信息是被告人購買能為已用的居民身份證所必須提供的,并未脫離購買的范疇。公安機關在被告人住所處查獲的假居民身份證,據被告人供述顯示,是由他們向制作假證者支付了金錢(一代證30元/本)后購買所得,并非偽造所得。購買居民身份證的行為應區別于偽造行為。
其次:購買居民身份證行為亦不構成偽造居民身份罪共犯
刑法上的“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意及共同犯罪行為,在共同犯意支配下實施犯罪行為形成的一個有機整體,而在本案中,被告人向制造假證者提供自己所需的身份信息和資料的行為是一種“明確”假證內容和規格的行為,這種“明確”行為的目的在于使所要買入的證件特定化和類型化,并不具有共同的犯意、共同行為,因為對制假證者來說,制假證作已經是其固定職業,在實踐中為獲得業務而到處張貼制證廣告,被告人也正是在了解制證者制證信息后與其聯系購買事宜。被告人在與制假證者聯系購買前,制假證者本人已產生了一種持續的制證犯意,即使被告人不向其提供所需證件信息購買假證,制作假證者也會依其他人提供的信息偽造假證。因此不存在共同的犯意問題。
在購買假身份證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把該提供信息的行為就視為刑法中的共同行為,類似于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中,告知偽造人需要什么內容:包括單位名稱、金額等特定內容,但行為并不構成偽造增值稅專用發票共同犯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偽造、販賣偽造的高等院校學歷、學位證明刑事案件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進行解釋時提到:“由于《刑法》未對購買行為規定相應的刑事責任,對其則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者行政處分。但是,如果買假者參與了偽造高等院校印章的行為,則應當以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的共犯追究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我國法律上是將購買與偽造行為區別開來的,不能輕易的將購買行為劃分為偽造行為,換言之,就本案中被告人為購買假證向制證者提供了相關證件信息,而沒有參與實施偽造的具體過程的,不應認定為偽造的共犯。而應該就其實際的購買行為追究其法律責任。
綜上,依照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僅對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定罪處罰,但并未對購買行為規定為犯罪,故公訴人指控被告人構成偽造居民身份證罪不成立。
二、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林XX構成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不成立。
根據上述有關偽造居民身份證明的中有關“偽造”行為的辯護意見,公訴機關指控林XX的行為構成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同樣不能成立:
在庭審過程中,公訴機關未提供任何證據證明被告人林XX具體參與哪些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的行為,從被告人住所處搜查到的偽造的事業單位印章,據被告人的供述,系其向制假證者提供所需假證的名稱,印章的偽造是由制作假證者具體制造的,被告人向制作假證者支付對價購買所得,辯護人認為,提供所需假證的名稱給制作假證者,只是作為購買行為的必須條件,而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購買偽造的事業單位印章是不構成犯罪的。故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林XX構成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不能成立。
三、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構成偽造武裝部隊證件、印章罪與事實不符。
依照我國《刑法》第三百七十五條的規定,構成偽造、變造、買賣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的罪的,在客觀上應當具有偽造、變造、買賣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侵犯的對象是武裝部隊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本罪是選擇性罪名,犯罪的行為方式有三種,犯罪對象是三種。一個犯罪分子可能實施其中一種,也可能結合實行其中的幾種。應當結合行為人的具體行為進行選擇定罪。
本案中,公訴機關指控構成偽造武裝部隊證件、印章罪無充分證據證明,且與事實不相符。從行為上來判斷,所謂偽造,是指無權制作者制造假的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買賣,是指對武裝部隊證件或者印章實行有償轉讓,包括購買和銷售兩種行為。從對象上來判斷,所謂證件,一般是指有權制作的武裝部隊的軍事組織機構單位頒發的,用以證明身份和權利義務關系或其他有關事實的憑證,如軍官證、士兵證、退伍證、學生證等證件。而印章,一般是指武裝部隊的軍事組織、機構單位刻制的以文字與圖記表明主體同一性的公章或專用章,是實體的印鑒。
在庭審過程中,公訴機關指控構成偽造武裝部隊證件、印章罪的依據是在被告人住所處查獲的偽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軍官證》及公章,但所提供的證據中并未提及實體武裝部隊印章,亦不存在司法鑒定。僅對殘疾軍人證、軍官證所加蓋部隊的印章進行鑒定,所涉及的都是證件,被告人不存在偽造印章的行為。
公訴機關亦無具體證據證明被告人存在著哪些偽造證件、印章行為,僅被告人的供述向制作假證者提供證件的名稱、照片,并支付價款購買所得。其行為亦未脫離購買的范疇,屬于購買能為已用的證件所必須提供的條件,并未具體實施任何偽造行為。故指控被告人構成偽造武裝部隊證件、印章罪與事實不相符,被告人僅應當對其購買武裝部隊證件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另外,目前我國并未對偽造、變造、買賣武裝部隊證件、印章罪中有關犯罪情節是否嚴重的情節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故公訴機關在庭審過程中所稱犯罪情節嚴重沒有法律依據。
四、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證據不充分且與事實不符。
依照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第一款規定,構成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的犯罪構成客觀方面表現為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所謂偽造,是指無權制作者制作假的公文、證件或印章,所謂買賣,即對國家機關公文、證件或者印章實行有償轉讓,包括購買和銷售兩種行為。至于買賣的公文、證件或印章,既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偽造或者變造的,其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
在本案中,公訴機關并未提供具體的證據證明被告人林XX存在偽造的行為,以及具體實施了哪些偽造行為,公訴人僅依照在被告人住所出查獲的偽造的《教師資格證》判定被告人存在偽造行為,證據不充分,而依照我國刑法的規定,無證據證明的不能進行認定。而據被告人供述顯示:公安機關在被告人處所查獲的假的教師資格證均為其向市場上制作假證者購買所得,并未實施偽造行為。故公訴機關在無其他證明的情況下指控構成偽造國家機關證件罪與法律、與事實不相符,被告人應當對其購買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五、有關公訴機關所提交證據中的證件、印章的真偽性鑒定問題:
有關司法鑒定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對司法鑒定的性質、鑒定機構從業條件、鑒定程序等都作了嚴格具體的規定。而在本案中,公訴機關對查獲證件的真偽性鑒定交由不具有法定鑒定資格的機構進行證件的鑒定,并以常規判斷屬于假證,無需經專業機構進行司法鑒定為由,未經法定鑒定機構依照法定程序進行鑒定而作為證據提交,在證明效力上存在著瑕疵。
六、關于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構成,要求二人以上具有共同的犯意,并在共同犯意下實施具體的犯罪行為,而在本案中,雙方各自向制作假證者提供姓名、照片信息,支付對價購買假證的行為是相互獨立的,雙方合作購買特價機票的行為不屬于犯罪行為,也就不存在犯罪的故意。因此,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林XX與羅XX共同犯罪,不符合事實及法律規定。雙方應各自為各自的購買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七、公訴機關指控認為被告人林XX犯罪情節嚴重缺乏法律依據
公訴機關在庭審過程中指控,因查獲的假證數量大,認為被告人的犯罪情節嚴重,而依照我國目前法律規定,并未對公訴機關所指控罪名中的犯罪情節嚴重標準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無明確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指控認定被告人犯罪情節嚴重,這是對被告人權利的忽視。在事實上,公安機關所查獲的多數證件中多數已過期、并未使用,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有進行使用。且被告人并未利用假證件從事危害社會的犯罪活動,而且只對航空公司,影響也是極其有限的。實際上航空公司為了出票率,經常有意無意放任一些證件的使用,實際上五折票只是在節假日期間有意義,平時比五折票低的多,廣告上經常可以看到低到一、二折的機票。本案中,林XX的行為不足以嚴重損害到國家機關聲譽、社會管理秩序、引起重大糾紛、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等社會危害性。
綜觀全案,本辯護人認為,被告人林XX不構成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當然可能構成涉及購買國家機關證件、武裝部隊證件的犯罪,且指控林XX情節嚴重沒有法律依據。鑒于林XX主觀惡性小,僅為了蠅頭小利,持有的證件、印章僅用于購買機票或修正時間等,且大多已經廢棄,已經沒有利用的價值了,危害性小,而影響不大,建議法庭處以較輕的刑罰。
辯護人:楊XX律師
20XX年XX月XX日
二、持有偽造的發票罪量刑標準
持有偽造的發票罪是指明知是偽造的發票而持有,并且數量較大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條之一規定:明知是偽造的發票而持有,數量較大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以上就是關于持有偽造的發票罪辯護詞的寫法。但是每個案件的實際情況不同,到時候辯護詞的寫法也不一樣,不能夠所有的持有偽造的發票案件都套用這份范本。在有需要寫持有偽造的發票罪辯護詞時,可以考慮來律霸網網站找律師,按照實際的情況寫一份標準辯護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關系能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12雇傭關系賠償與工傷賠償哪個高
2020-11-09兩公司合并土地使用權怎么處理
2021-01-21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管轄小結
2021-02-28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土地轉包后收益歸誰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