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合同違約責任 解除勞動合同 合同法違約責任 合同詐騙罪 陰陽合同 欠款合同 合同補充協議
一般情況下,合同簽訂后就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若想撤銷合同就必須要符合法定條件。那么,可撤銷合同應該具備哪些條件呢?同時,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在哪些情形下合同可以撤銷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具體的解說。
一、可撤銷合同應具備哪些條件
可撤銷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實,或者是出于重大誤解從而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規定可予以撤銷的合同。一般認為,可撤銷合同要滿足以下:
1、締約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這其中包括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合同法》第54條對此作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定。
2、合同是否撤銷必須由享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提出主張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才能予以撤銷,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一般是不能依職權主動來予以撤銷的。這一點似乎更有強調的必要。在司法實踐中,很多法院就不管當事人是否提出這一請求或主張就直接依職權來撤銷了合同,實在是有越權之嫌。而且《合同法》第54條第3款還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3、合同在撤銷前應為有效。與合同解除不同,《合同法》第96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二、哪些情形下合同可撤銷
1、重大誤解。即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品種、質量、規格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的損失的。
2、顯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它對利益受損方而言,并非自愿接受。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方利用對方缺乏經驗和緊迫而乘人之危。合同的公平與否,還應當以當事人之間的物質利益是否均衡加以判定,只有將主客觀要件結合起來,才能正確認定顯失公平問題。
3、乘人之危。是指當事人一方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做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
4、欺詐、脅迫。即一方當事人采用欺騙或實施不法行為給對方造成危難等手段,使對方做出違背真意的意思表示。
究竟,可撤銷合同應具備哪些條件?根據我國《合同法》等規定,此時的條件包括了三方面的。而在什么情形又可以撤銷合同呢?具體有欺詐、脅迫、重大誤解、顯失公平以及乘人之危。要提醒您注意的是,即便依法您有權撤銷合同,但您不能自己直接撤銷,只能通過法律程序去撤銷。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陽江律師。
可撤銷合同的責任是什么?
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如何行使?
可撤銷合同要承擔怎么樣的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兼職勞務協議能否認定工傷
2021-03-13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遵守哪些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1-02-12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傷殘等級劃分有什么依據
2021-03-23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流程有哪些
2021-01-12申請認定馳名商標的三種途徑是什么
2021-03-12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冷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2021-01-24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在外地能不能辦理結婚手續
2020-12-13離婚協議中贈與財產能否再要回來
2021-03-07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事業編會被辭退嗎
2021-03-02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公司被收購能辭退孕婦嗎
2021-02-15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