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譽權訴訟有什么懲罰
名譽權受侵犯時向法院起訴主張權利的,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對侵權人進行處罰,如消除影響、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
相關法律規定
《民法典》(2021.1.1生效)
第一百七十九條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1、行為人主觀有過錯
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媒體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名譽權案件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觀心態為故意,我們可以輕易認定,但如果僅僅表現為對所報道的事實調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報道失實,其主觀心態應如何認定?筆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的社會監督主體,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報道權,而不應過分要求新聞媒體報道準確無誤。因為基于我國國情,輿論監督在社會生活中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方面。因此,我們應當鼓勵并支持新聞媒體繼續有效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2、行為人行為違法
對于該構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確解釋,但是,筆者認為,按照慣例,此處的“法”應作限制解釋,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規。對于部門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雖然可以約束行為人,但是違反這些規定,受害人并不得據此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此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救濟的途徑是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訴控告,要求主管機關對行為人做出處理。
3、存在損害后果
由于名譽權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譽權的損害后果與一般侵權后果的表現有所不同,前者較為隱蔽,且舉證比較困難。如公民因加害人行為導致社會和他人對其品德評價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為導致商譽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終止等。我國還沒有明文規定名譽權損害后果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涉訴的名譽權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對于是否存在損害后果及后果嚴重性,沒有法定和統一的衡量尺度,這也是完善名譽權保護制度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4、損害后果與違法行為之間有因果聯系
因果聯系一般表現為直接和間接兩種,筆者認為,侵害名譽權的構成必須是違法行為直接導致了損害后果,如果確定違法行為與間接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聯系,必然導致權利濫用,這也與名譽權保護制度的初衷相違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名譽權受侵犯時向法院起訴主張權利的,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對侵權人進行處罰,如消除影響、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否可以單獨適用
2021-03-08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孩子在學校吃飯食物中毒怎么辦
2021-02-28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和家里斷絕關系能拿到斷絕費嗎
2021-02-18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勞務工有什么合同
2021-01-30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可以辦證嗎
2020-12-10土地入股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5揭陽揭東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11拆遷安置房買賣最新政策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