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讀者朋友們對不安抗辯權這個法律術語都是很不熟悉的,那么不安抗辯權是指什么呢?如何行使不安抗辯權呢?律霸小編整理了不安抗辯權的有關知識為大家解答這些疑問,請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詳細內容。
一、什么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民法中抗辯權的一種。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是指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后履行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下,可暫時中止履行的權利。
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如下:
(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
(二)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先履行債務,且其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于異時履行。是指雙方履行存在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
(三)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它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②喪失商業信譽;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④給付特定物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不安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二、如何行使不安抗辯權
我國的《合同法》對不安抗辯權制度做出了如下規定:
“第六十八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由上文可知,對于抗辯權《合同法》規定有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的可以中止履行。希望以上法律知識能夠幫助到您。
:
抗辯權的類型有哪些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糾紛管轄范圍
2021-01-11摘取節育環致死應當如何量刑
2021-02-01醫院小病大治有什么后果
2021-01-06樓房被遮光可以要求補償嗎
2020-12-20投訴撤訴書怎么寫
2021-03-01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退休離職補償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01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