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收益權轉讓就是將自己債權的收益權轉讓給其他人的情況。
一、履行通知義務的時間
債權收益權轉讓一旦在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達成合意即有效成立,債權會馬上移轉于受讓人。債務人不是債權收益權轉讓合同的當事人,債務人是否同意債權的轉讓合同,并不影響債權收益權轉讓合同的成立和生效,是否通知債務人只決定債權收益權轉讓對債務人有無法律約束力,而不能決定債權收益權轉讓有無效力。因此即使沒有通知,在債權收益權轉讓達成合意后,受讓人即取代原債權人的地位而成為債權人。受讓人因受讓債權而具有原告資格。
如果一味強求通知義務要在訴訟之前完成,并且在訴訟中人民法院以此為由駁回受讓人的訴訟請求,則違背了合同法設立債權收益權轉讓的立法本意——及時解決經濟糾紛,鼓勵交易、促進經濟的正常流轉;同時又曲解了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的立法本意,該條規定通知義務意在一方面尊重債權人對其權利的行使,另一方面維護經濟秩序的相對穩定,以債務人得到債權收益權轉讓的通知的時間為分界點,確認債務人應當履行其償債義務的對象.
二、履行通知義務的方式
履行通知義務的方式在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釋中并沒有明確限定,筆者認為可以以口頭方式(如果債務人不予認可,則需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的
三、履行通知義務的主體
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來理解,“通知”的履行主體是債權人,受讓人并沒有義務履行通知義務,但是,債權人是否履行通知義務卻直接關系到受讓債權能否對債務人發生效力。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要是進行債權轉讓的,其中的債權收益權也是可以進行轉讓的。但是轉讓必須要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否則的話轉讓行為就是無效的。
債權收益權轉讓法律糾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務人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部分債務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部分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仍應當對未轉讓部分的債務承擔保證責任。因此,未通知擔保人,并不影響債權轉讓合同或債務轉移合同的有效性,而是對保證人是否應當承擔保證責任及保證責任的多少產生影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合同是諾成合同還是實踐合同呢
2021-01-01無期徒刑越獄后怎么判
2021-01-17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人民法院是否要執行仲裁裁決
2021-01-13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發生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車損應當理賠多少錢
2021-01-03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保險理賠需要哪些流程,保險理賠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