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2005〕74號2005年7月4日
三、下列人員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不良資產:國家公務員、金融監管機構工作人員、政法干警、資產公司工作人員、原債務企業管理層以及參與資產處置工作的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機構人員等關聯人。
全文:
財政部關于進一步規范**資產管理公司不良債權轉讓有關問題的通知
財金〔2005〕74號2005年7月4日
中國**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為進一步規范**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資產公司")債權轉讓工作,有效處置不良資產,防范國有資產流失,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資產公司應嚴格執行《**資產管理公司條例》、《**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管理辦法(修訂)》(財金〔2004〕41號)、《財政部關于**資產管理公司債權資產打包轉讓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05〕12號)、《**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公告管理辦法》(財金〔2005〕47號)等有關規定,充分論證采取轉讓方式處置資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合理確定能夠提升處置回收價值的有效方式,確保處置程序的規范性和處置信息的公開透明,并高度重視和積極防范不良債權轉讓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
二、下列資產不得對外公開轉讓:債務人或擔保人為國家機關的不良債權;經國務院批準敖全國企業政策性減半破產計劃的國有企業債權;國防、軍工等涉及國家安全和第三信息的債權以及其他限制轉讓的債權。
三、下列人員不得購買或變相購買不良資產:國家公務員、金融監管機構工作人員、政法干警、資產公司工作人員、原債務企業管理層以及參與資產處置工作的律師、會計師等中介機構人員等關聯人。
四、除上述限制轉讓的債權和限制參與購買的人員外,資產公司應采取公開招標、拍賣等市場化方式,吸引國內外各類合格投資者參與不良資產市場交易,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處置回收率,并慎重確定債權買受人,防止借機炒作資產和逃廢債務。
五、資產公司應進一步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全面梳理、修改和完善現有規章制度,規范債權轉讓程序和轉讓過程中評估、定價、處置信息公告、招標拍賣、中介機構選用等各個環節的操作,采取職責分離、崗位輪換、責任追究等措施,嚴格控制和防范債權轉讓中的首選風險和操作風險,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一、要符合國家有關國企改制的政策方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科創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船舶修理受傷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25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二次固定合同到期終止怎么賠償
2020-12-12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人身保險理賠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1-01-09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保險理賠需要出示哪些材料
2021-01-26政府出讓土地可以拆遷嗎
2021-02-15安置補償協議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公房拆遷標準和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拆遷補償方案不公開發布,被征收人應當在哪兒查看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