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項目公司
項目公司是發起認為建設、經營某特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設立的公司或合營企業。在法律上,項目公司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項目公司一般是特許協議的一方當事人,根據協議取得特許權,并在特許期間內全權負責項目的投資、設計、建設、采購、運營和維護,項目發起人是項目公司的投資者,籌措貸款,而項目公司以自己的名義向貸款人貸款。所以,項目公司、項目發起人、貸款人三者之間是基于資金借貸而形成的平等主體間的經濟法律關系。而政府與項目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的特殊性就在于二者是以特許協議這一法律文件為基礎,從而使項目公司成為具有東道國國籍的法人實體,是東道國的外資企業,處在東道國政府的法律管轄之下。項目公司與項目建筑承包商,設備、原料供應商、保險公司等主體之間是一個獨立的法律實體與另一個法律實體的正常業務聯系法律關系。此外,項目公司與產品購買或服務接受人之間是以產品或服務的售價為紐帶聯系起來的當事人,項目產品的購買或服務接受人多為東道國自然人或法人,二者之間的關系受東道國法律調整。
2、政府
在BOT投資方式中,政府不僅是管理者,也是特許協議的另一方當事人。政府對批準采用BOT投資方式的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或評標,簽訂特許協議,授予項目公司特許權。但應注意的是,由于政府各部門職權不同,作為BOT投資項目的管理者和特許協議當事人的政府部門可以有所區別。還須指出的是,在特許協議由政府與項目公司簽訂的情況下,作為項目投資者之一的項目發起人與政府之間的法律關系主要發生在項目確定后至項目公司成立之前。項目公司成立后,發起人通過項目公司與政府發生關系。
3、其他當事人
除以上項目公司、政府主要的兩方當事人外,BOT投資方式還包括項目發起人、項目貸款人、項目工程建設承包商、原材料供應商、保險公司等其他參與人。其中項目公司與項目貸款人達成的是工程承建合同;項目公司與產品購買者之間簽訂的是產品購買協議;與保險公司簽訂的是保險合同等。由于這些合同的當事人均處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合同業務縱向管理的內容,各自是相對獨立的,因此,簽訂的這些合同在本質上與一般的經濟合同并無二致,相應的項目公司與項目貸款人,項目工程建設承包商、供應商、產品購買人等之間的法律關系也就屬于平等主體之間的經濟合同關系,應適用我國的經濟合同法律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設工程征用土地合同要如何寫
2020-12-05網絡上采用別人的文章是侵權嗎
2020-12-05買房貸款辦不成違約怎么辦
2021-03-22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訴訟前財產保全的前提有什么
2021-03-21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勸別人喝酒造成他人人身損害需要承擔責任
2020-11-21車禍二人死亡應該賠償多少錢
2021-03-10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被拘留職工能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0-12-22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車上人員受傷如何理賠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