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無力償還債務怎么辦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
《民法典》生效前的法律規定: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由此可見,債務人必須償還債務是肯定的。但目前社會上債務得不到償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力償還,另一種是有能力而拒不償還。
實踐中,債務人無力償還又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暫時無力償還。如屬于這種情況,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由債務人分期償還。另一種是永久無力償還。如果是永久無力清償的話,則只能就債務人的個人現有財產來清償了,這就要經過法院審理、作出判決,再付諸執行,也就是說債務人有多少個人財產可供執行,債權人就拿多少。
私人之間的借款要慎重。借錢給人,必須了解對方的資信情況,就是親朋好友之間的互通有無、如果數額較大的話,除立借據外,也要盡可能由借款人提供擔保或以一定財產作抵押,這樣就可減少風險。
欠錢長期不還怎么辦
(一)注意催討
有句俗話叫“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還仍然存在著不講信用的人,他們有的到期不還,有的借整還零等等。因此,凡借出的款項已經超過雙方約定期限,但借款仍未歸還的,出借人就要考慮催討,提醒借款人,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內返還借款。
(二)及時起訴
借貸雙方權利受侵害的,被侵害者應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算起的3年內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超過3年的訴訟時效,人民法院就會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債權就失去了法律保護。
為了防止超過訴訟時效,出借人可以在訴訟時效屆滿前讓借款人寫出還款計劃,從而使訴訟時效中斷。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新的訴訟時效就可以從中斷之日起重新計算,這樣,出借人不僅擁有了起訴權,而且可以繼續擁有勝訴權,從而有利于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債務人在沒有能力還錢的時候,債權人一定要通過法律途徑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在這時可以委托律師來幫助你處理。具體欠錢長期不還處理內容如果你不清楚找個律師的幫助是最好的,律霸網上有許多律師能提供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變更需要本人到場嗎
2020-11-14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出了車禍保險需要立即報案嗎
2020-12-06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戶主有什么權利
2020-12-30農戶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轉讓后征收能享受哪些補償款
2021-03-23工業土地轉讓流程
2021-03-07土地流轉補償款是如何的
2021-03-06正常房屋被納入舊房改造,補償低,怎么維權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