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許可人取得行政許可后,有的為了追求最大利益,有可能違法實施許可活動;有的不及時更新設備設施,以致不能繼續滿足行政許可的條件和標準;有的出借、出租、倒賣行政許可證件等,這些都需要加以取締和糾正。本法對監督被許可人從事許可活動規定了一系列制度:一是行政機關應當通過核查反映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情況的有關材料,履行監督檢查責任。監督檢查的情況要作詳細記錄,并接受公眾的查閱。二是為了便于行政機關履行監督責任,賦予行政機關抽樣檢查、檢測、檢驗和實地檢查的權力。三是為了加強監督力度,行政機關應當采取措施,通過舉報、投訴等渠道實施監督。行政機關對被許可活動的監督檢查,不僅包括被許可人,而且包括其他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被許可人來說,主要是監督其是否按照許可的條件和程序從事許可活動;對未被許可的其他人來說,主要是制止未經許可而從事屬于許可事項的活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行政許可,擅自從事依法應當取得行政許可的活動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對行政機關和被許可人的監督上,要兩者同時并舉,不可偏廢。特別是不能只重視對被許可人的監督,而忽視對行政機關自身的監督。在過去的實踐中,有的只重視對相對人的監督,認為相對人有天然的違法傾向,所以要加強監督。但在對相對人進行監管的同時,絕對不能放松對行政機關自身的監督。沒有監督和制約,行政機關就會違法,這種違法同樣會給法治造成巨大的破壞。從國家機關到公民個人,其違法所造成的影響是成倍放大的。如果說立法中的錯誤是一寸,那么導致執法中的錯誤將是一尺,因為執法人員有可能放大立法的錯誤,并且有立法作依據,其行為更會無所顧忌;如果執法錯誤是一寸的話,那么公民違法就會是一丈,因為當守法者看到執法者違法時,法制的威信和權威就會降低,守法者就會不再那么神圣地去看待法治,因而敢于去違法。所以,加強對執法者的監督,對維護法治是十分重要的。
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制度,加強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
行政機關應當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行政許可事項的活動實施有效監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才算群眾扭送
2021-02-28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執行異議復議規定的基本原則和10個核心問題解讀
2021-01-09財產保全錯誤情形探討
2021-03-08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有沒有效
2021-02-25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請贍養費
2021-01-22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調解后財產還查封嗎
2021-01-01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況
2020-11-30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