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限制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物權施加的限制,其屬于對物權的公法限制范疇,目的是為維護和促進公共利益。但是,行政機關依法對物權限制有諸多表現形式,本文對行政限制作進一步界定。
第一,行政限制是行政機關通過行政行為對物權施加的約束,并非通過事實行為對物權行使的約束。行政機關的行政活動可以分為行政行為和事實行為。行政機關的事實行為也會造成對物權行使的限制,比如對企業過度的行政檢查合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但鑒于事實行為不屬行政法規制的行政行為,而大量對物權施加的限制恰恰來自于行政行為而非事實行為,故本文所探討的行政限制限于行政行為的限制。
第二,行政限制是行政機關直接對物權行使施加的約束,并非由相對人通過申請來施加或解除這種限制。一般而言,行政機關約束物權的行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限制,比如下達行政命令要求房屋所有人不得改建房屋以實現文物保護;另一種是間接限制,比如要求房屋所有人改建房屋必須獲得文物保護部門的改建許可,以確保改建不傷害文物。行政限制專指直接限制,不包括間接限制,因為間接限制已為行政許可等其他行為所覆蓋。
第三,行政限制并非對相對人的懲罰,不具有懲罰性。對物權行政限制不以物權人違法并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為前提,只是行政機關為了維護和促進公共利益對物權施加的限制,因此不具有懲罰性。具有懲罰性的行政處罰行為不該列人行政限制之內。
第四,行政限制對被限制人具有不利性,其使得被限制人基于物權的行為自由受到限縮。因此,行政確認(行政登記)不屬于行政限制,因為行政確認沒有給相對人造成不利效果,只是確認其已經存在的權利。
第五,行政限制并未造成權利移轉,這是行政限制與行政征收區分的關鍵。對物權的行政限制,并不影響被限制人的權利歸屬,物權沒有消失,仍牢牢地保留在物權人手中,對物權行政限制僅僅是對其權利行使的約束,而行政征收則導致了被征收物所有權的轉移。
第六,行政限制的目的是直接維護和促進公共利益,其所關注的是物權行使對于公共利益的影響以及兩者之間的平衡。因此,以界定平等民事主體之間權屬糾紛為主的行政裁決盡管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于公共秩序的維護和促進,但其主要解決的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權利平衡,故也不屬于本文所稱的行政限制范疇。
可見,行政限制在行政行為體系中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類型,其有別于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確認、行政裁決等。到此,我們可以對行政限制定義如下:行政限制是指行政機關為實現公共利益作出的、以直接約束物權行使自由為內容的、非懲罰性的不利行政行為。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汽車尾號限行、針對經營者定價自主權的限價令、針對土地使用權的土地用途限制等均屬于行政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合同怎么判斷合同效力
2021-02-05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違反治安管理立案能撤銷嗎
2020-11-11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勞動調解書有錯別字還有效嗎
2020-11-18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因年齡誤告被解除保險合同保險公司有權解除合同嗎
2020-12-02進出口貨運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0-11-2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可以轉包嗎
2020-12-10住宅改為營業房,遇到拆遷該如何補償
2021-01-09商鋪拆遷流程具體都有哪些
2021-03-03有地契拆遷怎么安置
2021-01-23房屋拆遷補償規定
2020-11-24拆遷安置政策參考文獻
2021-02-20拆遷安置房能轉讓嗎
2021-01-17農村舊房拆遷,每平給1000左右補助,合理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