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借貸合同無效時需承擔哪些法律后果
一、借款人返還借款
合同無效后,當事人依據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對方。返還財產并不是違反民事義務所直接產生的法律后果,它的存在也不是法律對當事人主觀狀態予以否定性評價的表現。因此,返還財產不適用無過錯原則,即無論當事人對締結合同是否有過錯,依據無效合同取得、占有的財產因無合法根據,都應當返還對方。換言之,即使是無過錯一方占有了對方財產,也應當返還給對方。
所有物的返還,是以物在法律上和事實上能夠返還為條件。因為民間借貸合同主要以金錢為標的,故返還借款并不存在法律上的不能返還和事實上的不能返還之情形。因此,針對無效借貸合同而言,如果無效借貸合同尚未履行,則不得履行。如果無效借貸合同已經履行,取得借款的借款人應當向貸款人返還借款。
二、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承擔責任的方式。過錯可以是過失,也可以是故意。過錯,有單方過錯和雙方過錯,無效的損害賠償,也適用過錯相抵原則。
無效民間借貸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將給當事人帶來損失,這里的損失,一般指貸款人受法律保護的合法利息損失,如果有其他損失,還應當承擔賠償其他損失的責任。
如果貸款人已經提供借款,返還借款不足以彌補損失時,借款人應當賠償損失;如果貸款人實際未提供借款,但合同無效是借款人過錯造成的,則由借款人向貸款人承擔賠償損失責任;如果合同是雙方過錯造成的,則由雙方按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
三、追繳財產
《民法通則》第61條第2款規定:“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民事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應當追繳雙方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集體所有或者返還第三人。”《合同法》第59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在民間借貸合同中如何適用追繳財產的責任方式,我們認為,應注意以下兩種情況:
(1)如果損害國家、集體、第三人合法權益的,對借貸雙方約定的利息,人民法院應予收繳。對于不損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一般不能追繳。
(2)如果借款合同約定借款用于賭博、販毒、走私等非法行為的,對借款本息應當收繳。因為這種借款行為的當事人在主觀上屬于惡意,且損害了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從事的是非法行為,因此,應當予以收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人責任成立要件
2021-03-14適用保護女方需要注意什么
2020-11-29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傷殘退役軍人的撫恤金如何發放
2021-02-18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