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多教材舉例應用或一些研究者觀點一致認為外購材料計劃成本核算的流程如下:
①采購時,按實際成本借記“材料采購”科目:
借: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貸:銀行存款
②入庫時,按計劃成本借記“原材料”科目,按計劃成本貸記“材料采購”科目: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貸:材料采購(計劃成本)
③結轉差異時,若是超支差異,借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記“材料采購”科目;若是節約差異,則做相反分錄。
其實上述會計處理,初學會計的學員很難一下子看明白,其實上述處理對“材料采購”科目的應用并不妥當。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材料采購”科目,借方核算實際成本,貸方核算計劃成本,還要在不同的方向核算差異額,這樣科目缺乏一致性,對初學者很難接受。
二是②、③分步驟做,需要轉一個大彎,先按計劃成本入庫,然后去比較“材料采購”借方的實際成本和貸方的計劃成本孰大孰小,形成超支差異或節約差異,再進行結轉,一不小心就寫反了。可見,這樣做不僅麻煩,還容易出錯。
因此我認為,采購時,①②③合到一塊做,即入庫并形成差異,借記“原材料”(計劃成本),貸記“材料采購”(實際成本),借貸平衡差額記入“材料成本差異”,借方記超支差異,貸方記節約差異。這樣處理,“材料采購”只核算實際成本,入庫并結轉差異一步完成,操作簡單,容易理解,舉個例子幫助大家來理解一下。
例:甲公司購入A材料一批,專用發票上記載的貨款為30000元,增值稅稅額5100元,發票賬單已收到,計劃成本為32000元,已驗收入庫,全部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
會計處理為:
①采購時:
借:材料采購30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0
貸:銀行存款35100
②入庫并形成差異:
借:原材料32000
貸:材料采購30000
材料成本差異2000.
若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就會形成超支差異,這種情況下材料成本差異就要跑到這個會計分錄的借方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人慘遭連撞身亡,如何賠償
2020-11-14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買賣合同是否可以對抗贈與合同
2021-03-06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男女之間是什么法律關系
2020-12-13車損險賠償范圍
2020-12-29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合同保全有哪些措施
2021-01-30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保險經紀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范圍有哪些
2021-01-25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