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違法所得的獲取手段具有違法性。違法所得是行為人通過法律禁止的手段獲取的,正是這個根本特征將違法所得與行為人的個人合法財產區別開來。由于違法所得的獲取渠道是非法的,因此即使行為人事實上占有了金錢或財物,也不能獲得法律承認的所有權,這也是對違法所得進行追繳或退賠處理的法律基礎。
2.違法所得具有經濟價值。行為人通過各種違法手段獲取違法所得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這些財物的經濟價值,如金錢、有價證券、文物、房屋等等。正因其具有經濟價值才為執法部門的認定提供了衡量標準。
3.違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復雜性。違法所得既包括行為人通過犯罪手段獲取的財物,也包括司法機關認定犯罪嫌疑人無罪后,由特定機關處理的行為人非法所得的財物。另外,司法實踐中違法所得并不總是單獨存在,它常常與贓款贓物、供犯罪使用的本人財物以及違禁品等各種不同性質的財物混雜在一起,只有準確區分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握違法所得的范圍。
4.違法所得只能由國家授權的特定機關通過一定程序才能認定。違法所得的認定直接關系到被害人財產權益的維護,涉及對違法行為人合法財產與非法財產的準確界定,關系到國家機關之間的分工與執法公正,因此,違法所得必須由特定機關通過一定的程序加以認定。這里的特定機關包括兩類,一是行政執法機關依照有關行政法規,對行政相對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二是司法機關對刑事案件中的違法所得依法作出的追繳或退賠的決定。
5.違法所得的追繳和處理應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辦理。違法所得產生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是行政處罰的法定種類之一,是對行政違法行為人的法定制裁;一種是刑事途徑,指的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由司法機關認定和處理的違法所得。當然,在執法活動中這兩者并不是絕然獨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共同犯罪違法所得認定其實有很多內容,想要詳細了解的你可以在線與律霸網律師一對一溝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發生交通事故可否主張被撫養人生活費
2020-12-22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