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違法所得的獲取手段具有違法性。違法所得是行為人通過法律禁止的手段獲取的,正是這個根本特征將違法所得與行為人的個人合法財產區別開來。由于違法所得的獲取渠道是非法的,因此即使行為人事實上占有了金錢或財物,也不能獲得法律承認的所有權,這也是對違法所得進行追繳或退賠處理的法律基礎。
2.違法所得具有經濟價值。行為人通過各種違法手段獲取違法所得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這些財物的經濟價值,如金錢、有價證券、文物、房屋等等。正因其具有經濟價值才為執法部門的認定提供了衡量標準。
3.違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復雜性。違法所得既包括行為人通過犯罪手段獲取的財物,也包括司法機關認定犯罪嫌疑人無罪后,由特定機關處理的行為人非法所得的財物。另外,司法實踐中違法所得并不總是單獨存在,它常常與贓款贓物、供犯罪使用的本人財物以及違禁品等各種不同性質的財物混雜在一起,只有準確區分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握違法所得的范圍。
4.違法所得只能由國家授權的特定機關通過一定程序才能認定。違法所得的認定直接關系到被害人財產權益的維護,涉及對違法行為人合法財產與非法財產的準確界定,關系到國家機關之間的分工與執法公正,因此,違法所得必須由特定機關通過一定的程序加以認定。這里的特定機關包括兩類,一是行政執法機關依照有關行政法規,對行政相對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二是司法機關對刑事案件中的違法所得依法作出的追繳或退賠的決定。
5.違法所得的追繳和處理應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辦理。違法所得產生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行政處罰,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是行政處罰的法定種類之一,是對行政違法行為人的法定制裁;一種是刑事途徑,指的是刑事訴訟過程中由司法機關認定和處理的違法所得。當然,在執法活動中這兩者并不是絕然獨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二條規定: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認定違法所得的時候有律霸網律師幫助,可以在追繳違法所得的時候雙方都不會發生爭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借款人去世債務怎么辦
2020-12-30社區戒毒的決定主體
2020-11-20男方房屋贈與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6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時效是多久
2020-12-05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