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了解民間借貸糾紛訴訟時效的認定標準
1.民間借款糾紛一般適用3年的時效制度,當借貸合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3年內為有效的訴訟時效期間。
2.無還款期限的借貸合同大量存在,這些糾紛的訴訟時效如果符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要求的,可適用20年的特殊訴訟時效
3.分期履行借貸糾紛中的訴訟時效應當從最后一筆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
訴訟時效制度,是指一定的事實狀態經過一定的時間導致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時效是導致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法律事實,由于時間的經過不取決于當事人的意志,時效屬于法律事實中的事件。我國《民法通則》確立了兩種訴訟時效制度,即一般訴訟時效和特殊訴訟時效制度。一般訴訟時效制度為3年。特殊的短期訴訟時效為1年,長期訴訟時效為20年。民間借款糾紛一般適用3年的時效制度,當借貸合同期限屆滿之次日起3年內為有效的訴訟時效期間。
但是,并非民間借貸案件就不適用特殊的訴訟時效期間。實踐中,無還款期限的借貸合同大量存在,這些糾紛的訴訟時效如果符合《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要求的,可適用20年的特殊訴訟時效,而非3年的時效,否則將不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也違背了當事人訂約時的目的,有違公平原則。如果無期限借貸合同超過了20年的訴訟時效提起訴訟的,則喪失勝訴權。民間借貸訴訟時效分無借貸期限合同和有期限借貸合同兩種情形。有償還期限的,借款到期后,借款人沒有返還借款,貸款人明知債權已到期而債務人未能償還欠款,權利遭受侵害而不追索的,適用一般訴訟時效制度。即明知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年內不主張,應認定超過訴訟時效。無期限的民間借貸,通常以貸款人知道債權被侵害之日起計算3年的訴訟時效。超過訴訟時效,原債務成為自然債務,不具有強制執行力。
民間借貸糾紛中常常存在債務人在借款已過時效后,經過債權人追索債務人通過書面的簽字等形式重新認可的情況,對此,也應當認定為債務人對訴訟時效利益的自愿放棄,此時債權人起訴債務人,就具備勝訴權。在分期履行借貸合同中,分期償還債務是借款合同履行的一種重要方式,在當事人約定分期履行合同債務的情況下,因訴訟時效制度以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因此,分期履行借貸糾紛中的訴訟時效應當從最后一筆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次日開始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合同不能履行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27涉外民事訴訟程序規范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08解約定金解除合同的時間
2020-12-22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執行異議之訴應向哪個法院起訴
2021-01-16放棄財產繼承權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挖沙子犯法嗎
2021-01-06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什么是公共交通意外險
2021-02-15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移居境外的人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制定的
2021-02-18什么是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1婚內獲得的拆遷補助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