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證據促使行政機關確信曾經發生過違法事實,從而作出了處罰決定,行政機關的這種確信就應當有個標準,即在法律上可以被接受的最低的限度,否則,行政機關根據證據認定事實成為一種任性的行為,法律適用的公正性目標就無法實現;不僅如此,如果缺乏這個限度,司法對行政處罰的審查也就沒有統一的尺度,法官對行政機關的確信的評價也將成為任性的行為,這樣會造成法制不統一的現象。所以,無論是行政執法還是司法審查,在客觀上都要求法律對這個限度進行確定。而法律的目的之一,也正是要通過設計各種規則盡量地去排除可能出現的任性。
在證據學上,這個限度稱為證明標準。證明標準要解決的問題是證據到什么程度時,才能認定待證事實。具體到行政處罰中,證明標準就是證據達到行政機關對待證事實進行認定的最低(必要)限度。也就是說,當用來證明一個待證事實的證據達到這個限度或者要求時,這個待證事實在法律上就視為真實存在。在法律上視為真實存在,就意味著行政處罰的證明標準應當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審查具體行政行為時的復議機關、法院采用的證明標準相同。如果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中采用的證明標準與行政處罰的證明標準不同,那么行政處罰的證明標準對行政機關來說是沒有什么意義的——行政訴訟對行政處罰合法性的判斷對行政機關來說具有最終性,對行政機關來說,行政處罰必須要能夠經受起法院的審查,才是行政機關所追求的有意義的“合法性”。所以行政處罰證明標準同時也是行政復議、行政訴訟中對行政處罰進行審查的證明標準。
證明標準作為一種帶有主觀色彩的東西,能否被法律尤其是成文法所確定呢?答案應當是肯定的。它雖然是無形的,存在于人們內心中的東西,但同時也是客觀存在的,因為運用證據對案件事實加以證明的過程是人有目的的認識過程,這種認識過程是有規律的,人們完全可以通過經驗積累和理論分析來把握它。法律完全可以對之作出確定。實際上,無論對待證明標準理論的態度如何,法律中是否明確規定,證明標準這一尺度還是在認定事實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辦學校破產承擔有限責任嗎
2020-12-31禁止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具體行為有哪些
2021-01-29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被贈與房產的人還能申請兩限房嗎
2020-11-19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拼車一族該如何購買有效的保險
2021-02-2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