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和無因管理的區別
從法學理論上來說,見義勇為在我國民法中應屬于無因管理的范疇。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損害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行為。見義勇為是指不負有特定義務的自然人,為使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利益免受或少受損失,冒著較大的人身和財產危險而作出的行為。這兩個概念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主要在于具體行為的危險程度不同。這兩種行為都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這是這兩個概念的共同特征。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征與形成條件
1、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2、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財產安全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3、見義勇為的主觀方面在于積極主動、不顧個人安危。4、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危害行為或者自然災害進行斗爭的行為。形成條件一是以保護國家、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為目的;二是具有不顧個人安危的情節;三是實施了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的行為。這三個要件必須同時具備才構成見義勇為行為。
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造成損失(損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僅為他人),主動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法律事實。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管理的人,為本人。無因管理之債發生后,管理人享有請求本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債權,本人負有償還該項費用的債務。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律事實,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無因管理之債的產生是基于法律規定,而非當事人意思。
將見義勇為等同于無因管理是不妥當的。將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特殊在“勇”上,即情況的急迫性和相當的危險性。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法男的多大能拿證
2021-02-03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辦案機關需要外國協助送達傳票的怎么辦
2020-11-12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