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執法機關行政強制執行的程序。其包括行政強制執行的決定階段、告誡階段和行政強制執行的實施階段。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是行政執法機關依法作出的決定對義務人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具體行政行為。它是實施行政強制執行的直接依據,也是行政強制執行程序的首要環節。作出行政強制執行決定必須符合事實條件和法律條件。事實條件,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決定的作出必須以義務人逾期不履行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為前提。法律條件,是指行政強制執行決定只能由法律、法規授予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主體作出。沒有被授予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執法主體,只能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行政強制執行決定只能以書面形式作出。通常情況下,還應當在實施行政強制執行措施前一段時間內,將執行決定送達義務人。告誡是指當義務人逾期不履行其應當履行的義務時,行政執法機關向義務人發出告誡通知,要求和督促其自動履行義務的一種措施。行政強制執行告誡期滿后,義務人拒不履行行政執法機關依法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中要求其履行的義務,行政強制執行決定即產生效力。行政執法機關應按一定的程序實施行政執行決定。
2.人民法院行政強制執行的程序
人民法院行政強制執行的程序,按《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強制執行程序進行,也包括強制執行決定、告誡和實施三個主要部分。但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程序還有自己的特點。第一,申請。行政機關提起行政強制執行申請,沒有行政執法機關申請,人民法院無從實施行政強制執行。行政執法機關在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時,必須提交申請書、行政處理決定書及其他必須提交的材料。第二,審查。人民法院收到行政執法機關申請書及其他必備材料后,從法律和事實兩方面審查。如認為行政處理決定決定正確,執行申請合法,人民法院應立案并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將決定通知申請機關。如認為行政處理決定由錯誤或違法,經人民法院院長批準,作出不予立案決定,將執行申請書退還申請機關。第三,命令義務人限期履行。人民法院在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后,應向義務人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命令義務人在規定期限內履行義務。如果義務人拒不履行義務,則由人民法院對其實施強制執行。
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司法主導型的行政強制執行體制,即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為原則、以行政機關自力執行為例外。其直接的法律依據是我國的《行政訴訟法》,該法第6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于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出資人存在哪些法律風險
2020-11-16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勞動人事爭議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23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城鎮居民是否可以土地流轉
2021-03-25二手房拆遷有賠償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