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催告程序。
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
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履行義務的期限;履行義務的方式;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標注明確的給付金額和給付方式;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催告書應當直接送達當事人。當事人拒絕接收或者無法直接送達當事人的,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送達。
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后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進行記錄、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的決定。
2.作出強制執行決定。
經過催告程序,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的送達與催告書的送達要求基本相同。
3.實施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機關可以在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下,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執行協議可以約定分階段履行。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免加處的罰款或者滯納金。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協議的,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強制執行。
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法定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情況緊急除外。行政機關不得對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供燃氣等方式迫使當事人履行相關行政決定。
4.中止執行。
根據《行政強制法》的規定,有以下情形的,應當中止強制執行: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確有困難或者暫無履行能力的;第三人對執行標的主張權利,確有理由的;執行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中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的;行政機關認為需要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行政機關應當恢復執行。對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當事人確無能力履行,中止執行滿3年未恢復執行的,行政機關不再執行。
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沒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3個月內,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上訴狀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2020-11-23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不是要雙方到場簽字
2020-11-13交通意外保險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2-12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終止合同需要約定還款期限嗎
2021-02-12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本起保險合同糾紛應如何認定
2021-03-16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財險理賠計入什么科目
2021-02-05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如何簽訂酒店承包合同
2020-12-28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出讓管理的規定的具體內容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