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產保全面臨的法律風險
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債權人在追收債務過程中,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在訴訟前或者在訴訟過程當中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面臨的風險主要有:
1、申請財產保全過限,給被申請人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保全后未在法定期間起訴致財產保全解除,引發賠償訴訟。
3、保全措施不當致使判后無法執行。
4、保全措施不完備,致使財產保全落空。
二、防范財產保全風險的主要措施
1、合理確定申請財產保全范圍。債權人應當通過多種渠道掌握債務人的財產狀況,擴大保全財產的選擇面,根據訴訟請求范圍或案件實際,盡可能選擇那些價值相對穩定的物品進行保全,以達到財產保全的效果,確保將來判決的有效執行。
2、采取訴前財產保全后應當在法定期間內提起訴訟。如果不起訴,必須與債務人落實還款計劃及有效的擔保措施。在人民法院解除財產保全措施后,仍要繼續加強對債務人財產的監控,防范債務人拖延時間,轉移財產逃債,一旦出現不利情況,應立即起訴,并申請采取訴訟中的財產保全措施。
3、加強對被保全財產的監控,防止債務人轉移、處分保全財產。債權人應密切關注債務人的動向,判斷債務人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的情況。如債務人有轉移、隱匿、出賣或者毀損財產等行為,要及時向人民法院反映情況,積極采取措施制止,或者變更保全措施,防止標的物失控造成案件難執行。
4、針對不同的被保全財產,采取相應的財產保全措施。財產保全的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凍結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債權人在申請財產保全措施時,應當針對動產或不動產等具體財產的性質、屬性等,采取相適應的保全措施。
5、督促人民法院確保財產保全符合法定程序手續。通過人民法院加強對債務人財產的調查核實,防范債務人弄虛作假,轉移財產而逃債,確保申請財產保全措施能夠達到保全效果,順利實現將來法院裁決的實體權利。提請辦案法官完善必要的手續,對被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的保全財產,認真造具清單。及時提請法院做好相關續保工作,如對已凍結的款項要按法律規定及時申請續保凍結等。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債權人申請財產保全都有哪些風險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父母可以向斷絕關系的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1-23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農村開墾出來的荒地可以辦理流轉嗎
2021-01-27如何進行土地流轉
2021-03-22政府如何進行折遷
2021-01-21去年關于廠房拆遷相關補償條例有哪幾點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