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的行政救濟途徑主要有:(1)監察救濟。相對人就行政侵權行為向政府系統的行政監察部門申訴,請求救濟。這種救濟途徑,相對人只能就行政違法、侵權的行政工作人員請求為之一定處理,如行政紀律處分,監察機關同樣不能直接撤銷、變更一個具體行政行為,也不能裁決予以賠償,此種救濟屬于行政系統內部的救濟。
(2)立法救濟。相對人就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侵權行為,向人民代表大會申訴,請求救濟。但是權力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監督,只限于重大決策和立法活動,是對抽象行政行為的監督,對具體行政行為的監督較少。對于行政機關的重大行政政策的失誤或立法與憲法、法律抵觸,可以撤銷或改變,或責令行政機關承擔相應的政治責任。對于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造成的損害,相對人一般只能采用其他救濟途徑,請求救濟。
(3)復議救濟。復議救濟相對于法院救濟而言,可稱作行政上的救濟,法院救濟可稱為訴訟救濟或司法救濟。復議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其設置的專門機構申訴,請求救濟。復議救濟是功能較完備的救濟途徑,復議機關在查明事實、判明責任的基礎上,可以撤銷一個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使其違法行為效力消滅,恢復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可以變更一個不當的行政行為,使相對人獲得合理的權益或消除相對人所承擔的不合理的義務,使具體行政行為對相對人的影響恢復正常;可以責令行政機關就損害后進行經濟賠償,使相對人的物質損失或精神損害獲得補救。
(4)訴訟救濟。訴訟救濟是指相對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違法行駛為予以撤銷,造成損害者判令賠償的救濟途徑。法院可以運用諸多的救濟手段,使相對人受到損害的權益得到恢復和補救。如判決撤銷違法的行政行為,判決變更不當的行政行為,判令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和判令行政機關予以賠償等。
應該指出的是,在行政救濟中,還有一種很重要的行政賠償救濟,。但是,它在我國不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救濟途徑,因為我國立法并未設立一種專門的賠償救濟機關,賠償救濟的取得,可以通過復議救濟途徑,也可以通過訴訟救濟途徑。因此,目前的賠償救濟只以一種救濟手段而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違反級別管轄怎么辦
2021-02-09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具有何種職權
2020-12-21交警責任判定同等責任怎么賠
2021-01-23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小貸公司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申請條件是哪些
2021-01-31挪用公款 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27房地產開發流程(詳細)
2021-01-31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保險合同多久沒有交保費合同會終止
2021-01-28侵權人賠償后保險還賠嗎
2020-12-11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