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法》第15條規定:“債權人會議的職權是:
(1)審查有關債權的證明材料,確認債權有無財產擔保及其數額;
(2)討論通過和解協議草案;
(3)討論通過破產財產的處理和分配方案。”除此之外,債權人會議還有聽取債務人企業整頓情況的報告的權利(該法第20條),監督破產清算組活動的權利(破產法意見第53條),申請終結整頓的權利(破產法意見第37條)等。可見立法在債權人會議的決議權方面規定得較為充分,但在具體參與權的行使以及對程序進行的制約和監督方面稍顯薄弱。比如,破產管理人的選任及是否設置常設的破產監查人方面,還有對營業的是否繼續和破產財產管理的指示方面,立法并未給予債權人會議表示其意志的機會。
規定
前述規定將審查債權的證明材料甚至將確認債權性質和數額這一帶有準司法性質的職權賦予債權人會議,其原由可能是基于債權人會議更能相互監督和制約,保證正確確認債權。然而,此項職權的行使卻非同小可,審查債權的證明材料事關債權的真偽存廢;確認債權的性質關涉債權的優債權人會議先與否;而債權的數額多寡又直接決定著債權的最終分配比例。所以,國外立法大多規定了由法院主持并由債權人會議參與的債權調查和確認程序,而債權的最終確認權一概歸屬于法院。比如,日本及中國臺灣“破產法”就要求由法院來指揮債權的調查,債權人可以相互間對對方的債權提出異議,并且異議不必附有理由,法院消除異議的方法通常以訴訟程序進行,以裁定方式確定。債權人提起異議訴訟的費用也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辦理,即破產財團因異議訴訟的勝訴而獲得利益的,則主張異議訴訟的債權人可以財團債權人身份請求訴訟費用的償還。調查確認后的債權應記載于債權表上,此項確定破產債權的債權表的記錄,對全體債權人具有與確定判決同樣的效力即既判力(終審判決效力)。由于債權表的記錄具有與確定判決同樣的效力,所以,對其效力和記錄內容有爭議時,應準用確定判決的原則,即提起再審之訴。相應地,記錄上有計算、書寫等錯誤的,可以準用更正判決之方法更正債權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訴訟中應掌握的技巧有哪些
2020-12-05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0-11-12婚后父母出資買房屬于個人財產嗎
2021-03-03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單位不服勞動仲裁后向法院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2020-12-18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車輛失而復得 保險賠償該退
2021-01-08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在承包地上可以建房嗎
2021-02-06土地流轉是什么意思
2020-12-14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雙方是誰
2020-11-29停產停業損失是給誰的
2021-02-28征地拆遷,如何利用聽證有效維權
2020-11-30準遷證多久能批下來
2020-12-02農村拆遷安置房購買權是遺產嗎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