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借款的時效怎么確定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數次借款,起訴時部分借款已超出了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后兩年,這部分借款已超出訴訟時效。
因多次借款是不相關連的獨立的借款行為,每一筆借款均有其金額、期限、利息等問題的約定。
在每一筆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債權人都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其他借款是否到期及是否再發生借款行均不構成該筆借款訴訟時效的中止或中斷的情形,故每筆借款應分別計算訴訟時效。
借款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p>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p>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p>
對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在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開始計算。
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第一,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有人向自己借款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簽訂借款合同,不要因為對方經常向自己借錢而忽視了這個情況,有可能沒有簽訂借條的那一次會造成重大損失,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賣小哥出車禍死亡買家有責任嗎
2020-11-09信訪復查不受理怎么辦
2020-12-16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匯總(截至2015年10月13日)
2021-01-13深圳商標注冊流程是什么呢
2020-12-25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監視居住算羈押期限嗎
2021-03-04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怎么規定
2021-02-14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