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護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安全又稱動的安全,它與靜的安全相對應。靜的安全以保護原權利人的利益為宗旨,力圖保持社會秩序的平和穩定;動的安全則以保護善意無過失的交易者為使命,意在圓滑財產流通,謀求社會的整體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若沒有善意取得制度維持現成的財產占有關系,則任何一個進入市場進行交易的民事主體,在購買財產或取得財產上設定的權利時,都需要對財產的來源情況進行詳盡確實的調查,以排除轉讓人無權處分的可能,或者在購得財產后還要時時提防會有人行使所有物的返還請求權,一方面,這勢必大大增加交易成本,滯緩交易進程,影響社會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在很多情況下也不可能,從而阻礙社會交易流轉的正常進行。
(二)促進商品流通,實現物盡其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成為商品被夜以繼日地大量生產,我們生產生活中的大量物品都可以從市場上獲取其替代品。物之脫離原權利人流轉至善意第三人,從某種程度上講,該物對第三人的邊際效用更大,有利于整個社會福利程度的提高。在這一背景下,兩利相較取其大,不如以犧牲靜的所有權的安全來保護動的安全,使善意受讓人取得物的所有權或其他權利而繼續其對物的利用更有效用,而由原權利人向無權處分人主張不當得利返還或民事責任的承擔,從而補救其損失更為妥當。
(三)彰顯誠實信用和公平的原則精神
顧名思義,善意取得制度只保護交易中善意當事人的利益,對惡意當事人的利益則不予承認,拒絕保護,同時也增強了原權利人的責任感。因為在非法轉讓關系中,原所有人在交付財產之前對占有人的品行考察不夠,交付財產后對占有人行使占有權的行為監督不力,或對財產保護不當,才使占有人非法轉讓財產的目的得以實現。原權利人完全有可能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來防止對物的無權處分,因而他應當對其能夠控制的風險承擔責任。當然,保護善意第三人并非絕對有損原權利人的利益,在原權利人發覺其物已被無權處分人轉讓之前,或在其向善意受讓人主張返還請求權之前,物已滅失,而且一旦物品系不可抗力滅失的,以保護靜的安全為前提,物的風險仍由原權利人負擔,此時與保護動的安全相比,反而對其不利。善意取得制度恰好衡平了原權利人和善意受讓人的利益,信守了公平的觀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有一套房子抵押給銀行可以執行嗎
2020-12-22什么是債的擔保,債的擔保的類別有哪些
2021-02-22買賣合同10萬元貨款打官司律師費多少錢
2021-02-17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借款協議書有期限嗎
2021-02-27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被公司惡意辭退的情況下,員工能要求賠償嗎?能賠多少?
2021-01-03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