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位債務人在我們的債務就要到期的時候,我發現他轉移了財產,贈送給他人,那樣的話他就不可能按時還款了,我想請問一下,是不是可以行使撤銷權?合同法中規定的債的撤銷條件是什么?謝謝!
律師解答:
債的撤銷權的行使,是指合同關系中的債權人對債務人不正當處分其財產,明顯危害債權時,依法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的行為,它包括行使的條件,行使的范圍,行使期限等內容。
(一)債的撤銷權的行使條件
由于債務人實施的不正當處分其財產的行為,可以是無償的,也可以是有償的,故債的撤銷權的行使條件分為主觀、客觀條件兩個方面。
其客觀條件是:
第一,債務人實施的危害行為發生在債權合法成立后,消滅之前。債權成立后消滅前是債權存續期間,只有債權存在,才有必要保護,同時,債權須是合法的才受法律保護,非法的債權是法律所禁止的,談不上保護。
第二,債務人實施了法律上處分財產的行為。債務人處分自己財產的行為,可分為事實行為和法律行為。事實行為,如債務人消耗自己財產的行為,不涉及第三人,不涉及效力問題,事實行為是債務人使用其財產滿足其正常生產、生活需要的行為,是法律所允許的,不應加以干涉。法律上的行為,如放棄到期債權,轉讓財產,不論有償、無償均是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行為,就涉及行為的效力問題,若該行為導致債務人的清償能力不當減弱,從而危害債權人的債權時,就會導致對債權人的損害,放任這類行為,勢必對保護債權不利,有必要對此類行為設定一定界限,賦予債權人一定權利。從各類權利的功能看,賦予債權人相應撤銷權,能促使債務人清償債務的能力恢復原狀,自然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第三,債務人實施的行為已發生法律效力,債務人實施的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等行為,只有已發生法律效力,才能導致債務人財產的減少,影響其償債能力,才可能導致對債權的損害,才有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若債務人實施的處分其財產的行為是無效的,其自始無效。按照我國法律規定,處理無效行為的原則是返還財產,債務人的財產應恢復原狀,其清償能力不受影響,也不會損害到債權。
第四,債務人實施的行為是危害債權的行為,對債權造成損害。危害債權對債權造成損害,主要是指債務人減弱或喪失其清償能力以致無力履行債務,滿足債權。主要表現為:減少財產或在財產上增加負擔,如放棄到期債權即債的免除,無償轉讓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或在自己的物上設置限制物權等。
債務人實施的危害行為,對債權造成的損害包括已經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損害。以何標準認定債務人的行為損害了債權?理論上存在著不同的觀點:債務超過債權說認為,應當以債務人的行為造成債務超過債權為標準;支付不能說認為,應當以債務人的行為導致其支付不能為標準;財產不足償債說認為,應當以債務人的行為導致其不具有足夠的財產來清償債務為標準。三種觀點均有一定道理,相比而言,贊成財產不足償債說的較多,其理由是,債務人實施處分財產的行為以后,其已不具有足夠的財產來清償債權人的債權,就可以認定債務人的行為嚴重損害債權人的債權。如果債務人在實施該類行為后,仍有足夠的財產清償債權人的債權,就不能認定債務人的行為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筆者亦認為第三種觀點在實踐中較為可行。
作為實施的主觀條件是:債務人與第三人實施危害行為時主觀上有惡意。債務人與第三人在實施危害行為時明知其行為可能引起或降低債務人的履行能力,并危害債權。如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而受讓人知道該情形。
當債務人實施不正當處分財產的行為為無償時,具備上述客觀條件,債權人即可行使債的撤銷權。當債務人實施不正當處分財產的行為為有償時,具備上述主觀、客觀條件,債權人才能行使債的撤銷權。其目的是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維護交易安全。
(二)債的撤銷權的行使范圍
撤銷權的行使前提是債務人的不正當處分財產的行為危害了債權人的債權,其行使范圍應有一定明確規定,即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也就是說只要撤銷權行使的結果能夠使債權人的債權得以保全,使債權人債權能完全實現,債權人就不能再對債務人的其他處分財產的行為加以干涉。故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超出債權的范圍行使撤銷權有違設立撤銷權制度的宗旨,是濫用權利的侵權行為,應當予以限制。但是“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必要費用是指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時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費用,在第三人有過錯時,應當適當分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3民辦學校破產清算之若干法律問題初探
2021-02-01治安拘留可以去探望嗎
2020-12-06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離婚起訴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7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1-02-10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