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糾紛中認定類似商品的范圍包括哪些
1、《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可作為判斷類似商品的參考,但不是唯一依據。類似商品的司法判斷屬于個案的事實認定,法院不應拘泥于《分類表》和《區分表》對于商品和服務自然屬性的劃分,因為《分類表》和《區分表》往往不能準確反映現實發展變化中商品的關聯屬性,所以可將此作為參考依據,并以相關公眾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一般認識出發,從一般消費者和經營者的角度,結合案件相關因素進行綜合判斷。
2、依據商品關聯屬性,進行競爭商品、關聯商品和無關商品的歸類分析。商標法意義上的商品相同是指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類別相同,而與之相對不相同類別的商品,按其關聯屬性又可分為:競爭商品,即在功能、用途、消費對象等方面相同的,屬于具有替代功能的商品;關聯商品,即無替代功能不具有競爭性但存在一定關聯性的商品;無關商品,即無任何聯系的商品。類似商品的判斷應落腳于兩類商品之間的關聯程度,并最終取決于相關公眾是否一般地認為兩類商品為存在特定聯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基于此,無關商品必然不屬于類似商品,而競爭商品、關聯商品是否屬于類似商品均應個案分析判斷。
3、在判斷上應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重點考量商標的知名度與顯著性。一方面商品的功能、用途、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的實際情況作為觀察的客體具有客觀性;另一方面相關公眾的一般認識,即相關市場的一般消費者和經營者對商品的通常認知和一般交易觀念又帶有主觀性。而商標的知名度與顯著性是相關公眾對商品認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相關公眾是否認為特定商品存在聯系、容易造成混淆有著直接的影響,基于主客觀統一原則,應予以重點考量。
4、以混淆原則為指針綜合判斷,給予能動的、彈性的司法保護。混淆原則是近似商標和類似商品共同的判斷原則,因為商標的識別商品來源功能是其首要的價值,而混淆來源使相關公眾誤認,實質損害了商標的識別性,才使得司法救濟成為必需。類似商品的判定存在法官裁量的空間,涉及司法裁量的能動性。體現到類似商品的判斷上,一方面應當堅持立足商品的關聯程度和相關公眾是否一般地認為兩類商品為易混淆商品為判斷準則;另一方面,應響應知識產權保護的新需求,解釋適用法律,賦予法律新的含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交通事故中兩人受傷是否分別訴訟
2020-11-30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在偵查階段可以羈押多長時間
2021-03-10交警如何開責任認定書
2020-11-16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父母離婚誰是監護人
2021-01-04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的規定一月幾次,探視權的規定一年幾次
2020-11-19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