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查詢是否被注冊中,只要保證商標成功有效注冊,基本上就保證了上述提到的第一、二兩種目的。而關于第三種維權的目的,如果商標注冊時沒有對這方面進行特別的考慮,則很容易留下一些維權死角。從照亮這些死角的角度考慮,律霸網小編統計了一些實用性商標注冊建議。
一、商標創意性設計
筆者接觸到的商標侵權案例中,相對于完完全全照抄商標的侵權行為,更多的是模仿近似的搭便車侵權行為,如“康師傅”相對于“康帥傅”,“雪碧”相對于“雲碧”,板著臉的黑人相對于笑呵呵的黑人等。執法人員在對這類侵權行為進行認定的過程中,如果商標所有人無法提供商標獨創性設計的證據,往往會對執法人員認定侵權的性質造成一定難度。
在這一點上,律霸網小編認為**可樂公司做得相當出色。如,將“雪碧”的“碧”中點轉換為醒目的檸檬圖形,飄帶圖形設計成獨特的流線型。侵權案件中,執法人員對這種近似的標示,只要能辨識出這種獨特的設計,打擊侵權則快速高效得多。
從中,我們很容易看到,商標申請人在設計商標時,尤其是針對文字商標,最好進行一些特色化、圖形化設計。這樣一來,無論對于商標的注冊申請、還是后期維權,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成功率。
二、商標在商品及服務項目上的跨類別注冊
商標申請中,商標局將商品及服務區分為不同類別。一般情況下,對于沒有認定為著名或馳名的商標,商標局允許不同申請人在商品及服務類別中分別注冊相同商標,這就為一些刻意搭他人商標順風車的人制造了一定空子。如,針對稍有名氣的機械商品品牌注冊維修等服務商標,對于注冊的小吃商品商標注冊餐飲服務商標……品牌維權中,一旦出現這種“合法化”的注冊行為,維權難度不言而喻困難得多。因此,對于初次注冊的商標,建議申請人一定要多弄清楚指定商品或服務項目可能搭邊的類別,盡量在關聯商品和服務商標上跨類別注冊,以為后期的維權掃清障礙。
三、單一國家注冊
建議進行單一國家注冊主要是針對在馬德里、歐盟等多國家或地區組成的聯盟組織注冊商標而言。比較來說,在馬德里等聯盟組織機構注冊商標過程中,一次性可指定多個國家,相對于單一注冊而言比較經濟省事。因此,大多數人注冊中都會盲目直接選擇馬德里等聯盟組織注冊。但如果成員國內有自己獨立的知識產權法的話,商標侵權維權過程中,各國商標局往往要求提供本國注冊證。而除美日韓等極個別國家外,基本上其它馬德里等聯盟組織成員國在注冊過程中都不提供本國注冊證。在這種情況下,商標注冊人在指定國家的維權效率無疑將被大大降低。鑒于此,筆者建議商標注冊人在商標申請的過程中,對于商品或服務重點經營的國家或地區,適當要為后期維權著想,選擇性進行單一國家注冊。
四、重視商標監測
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各國或地區商標注冊制度經常各有特點,不盡一致。然而,國內申請人在進行國際商標注冊過程中,往往照搬國內注冊的思路,以為只要保證先行注冊即可保障自己的商標專用權利。但事實上,需特別關注的是,在國際商標申請中,很多國家并不對新申請的商標是否與之前已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情況進行核查,即,商標注冊過程中不進行實質審查。如歐盟、奧地利、比荷盧、保加利亞、瑞士、德國、丹麥、西班牙、英國、希臘、匈牙利、意大利、摩納哥、羅馬尼亞、克羅地亞、立陶宛、安道爾、法國、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等等國家。一旦出現這種未經過濾的合法注冊相同或近似商標行為,先行注冊商標所有人的商標專用權自然會被侵犯,對于后期商標的維權和注冊將會造成相當的精力和花費上的消耗。出于避免這種漏洞的考慮,在商標注冊過程中及注冊后,商標所有人有必要積極對注冊的商標進行監測,以維護自身本該享有的專用權。而且,即使對于本國有審查相同或近似商標制度的國家,商標權利人自身的這種監測,也無疑能起到較好的查漏補缺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賠償案件是否需要繳納案件受理費
2021-02-11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2-01工傷鑒定之后下步怎么做
2021-02-08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2020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06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抵押登記在債務履行期滿多久有效
2020-12-28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