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在先商標權
《商標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與在先注冊商標相沖突的申請注冊商標,應予以駁回。在特定情形下,即出現不同主體在相同類似商品上同日申請注冊相同近似商標的,應初步審定在先使用人之申請注冊商標。此特定情況下的使用在先原則是對申請在先原則的有效補充,為1982年以來的商標立法所一直堅持。
新《商標法》第十三、十四條關于保護馳名商標的規定則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馳名商標是指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這主要是從事實狀態的角度進行的描述。從法律制度的層次上講,馳名商標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商標,而是滿足一定條件的商標均可能獲得的一種特別保護,是對一般商標保護制度的補充。
中國對馳名商標保護工作的實踐經歷了一個漸進的過程,其間出現了一些認識上的誤區。突出表現在一些企業將“馳名商標”混同于營銷意義上的“名優品牌”,將認定馳名商標作為提升企業知名度、商標知名度,從而促銷產品的手段來看待。這種錯誤認識并未因商標法的修訂而立即消失,在新《商標法》實施之后,依據馳名商標保護條款提出的商標異議中,相當部分就屬于“醉翁之意不在撤銷被異議商標,而在乎認定馳名商標”。其實,馳名商標一方面是一種事實狀態,另一方面,在傳統的商標保護手段無法對損害事實進行救濟時,通過認定馳名商標、給予擴大范圍的保護來提供救濟是馳名商標保護制度的核心。因此,出于追逐商業利潤的目的對認定馳名商標趨之若鶩是本末倒置的做法。為消除上述誤區,應當堅決貫徹兩個原則,即個案認定原則和被動保護原則。所謂個案認定原則,是指在具有適當訴求的案件中對馳名商標的認定結果只對本案有效,其認定結果不具有延續性。如果之后又發生相關訴求,前述認定結果也只具有參考價值。所謂被動保護原則,是指商標主管機關或人民法院只能應當事人的請求對相關商標是否馳名進行認定,并提供擴大保護,不主動進行認定工作。
對第三十一條的理解與適用
《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前文已述,該條規定在內在邏輯、文字表達等方面尚有可商榷之處,但所謂瑕不掩瑜,這些缺憾并不能抹殺它在《商標法》保護在先權利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有房屋出租屬于許可經營范圍嗎
2020-12-17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多個保證人如何分攤債務
2020-11-10甲乙雙方簽訂一份修理設備的合同,客體是誰
2020-12-26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婚約會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11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遺產繼承超過多少年不得再提起訴訟
2021-02-13什么是承包關系
2021-02-1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保險代理人對保險經紀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6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