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上市公司,有兩種方式:協議收購和要約收購,而后者是更市場化的收購方式。從協議收購向要約收購發展,是資產重組市場化改革的必然選擇。協議收購是收購者在證券交易所之外以協商的方式與被收購公司的股東簽訂收購其股份的協議,從而達到控制該上市公司的目的。收購人可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股權轉讓。要約收購(即狹義的上市公司收購),是指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交易使收購者持有目標公司股份達到法定比例(《證券法》規定該比例為30%),若繼續增持股份,必須依法向目標公司所有股東發出全面收購要約。與協議收購相比,要約收購要經過較多的環節,操作程序比較繁雜,收購方的收購成本較高。但是一般情況下要約收購都是實質性資產重組,非市場化因素被盡可能淡化,重組的水分極少,有利于改善資產重組的整體質量,促進重組行為的規范化和市場化運作。要約收購是各國證券市場最主要的收購形式,在所有股東平等獲取信息的基礎上由股東自主選擇,被視為完全市場化的規范收購模式。
要約收購和協議收購的區別要約收購和協議收購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交易場地不同。要約收購只能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進行,而協議收購則可以在證券交易所場外通過協議轉讓股份的方式進行;
二是股份限制不同。要約收購在收購人持有上市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達到30%時,若繼續收購,須向被收購公司的全體股東發出收購要約,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到90%以上時,收購人負有強制性要約收購的義務。而協議收購的實施對持有股份的比例無限制;
三是收購態度不同。協議收購是收購者與目標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大股東本著友好協商的態度訂立合同收購股份以實現公司控制權的轉移,所以協議收購通常表現為善意的;要約收購的對象則是目標公司全體股東持有的股份,不需要征得目標公司的同意,因此要約收購又稱敵意收購。
四是收購對象的股權結構不同。協議收購方大(相關,行情)多選擇股權集中、存在控股股東的目標公司,以較少的協議次數、較低的成本獲得控制權;而要約收購中收購傾向于選擇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以降低收購難度。
五是收購性質不同。根據收購人收購的股份占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上市公司收購可分為部分收購和全面收購兩種。部分收購是指試圖收購一家公司少于100%的股份而獲得對對該公司控制權的行為,它是公司收購的一種,與全面收購相對應。總之,應對要約收購與協議收購的區別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實踐證明,由具備一定和工作經驗的律師來處理,既可以防范法律糾紛,也可以更好地解決法律糾紛,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經濟損失,有效地保障您的合法權益。為了更好地幫您解決要約收購與協議收購的區別問題,防止陷入法律誤區,您可以通過律師委托當地有經驗的律師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使您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看完還有疑問?律師在線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移送的行政協議案件還可以再移送嗎
2020-12-22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對仲裁裁決書不服怎么辦
2020-11-11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承租人變更有訴訟時效嗎
2021-01-02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哺乳期內被調崗
2021-01-28人壽保險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