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措施,在依法治國的方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用時有效地揭露和懲罰犯罪。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接受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是十分復雜的,有的屬于犯罪事實,有的只是違法、違紀行為,還有的只是民事、經濟糾紛,有些甚至是誣告陷害。如果司法機關一接到這些就予以立案偵查或審判,勢必浪費大量的司法資源,甚至會使偵查或審判工作誤入歧途。有了不立案程序,就使得那些不存在犯罪事實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不至于交付偵查或審判,從而有利于司法機關正確行使偵查或審判權力,確保集中力量同犯罪行為作斗爭,從而及時、有效地揭露、證實和懲罰犯罪。
2、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立案階段,公安、司法機關通過對有關的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的審查,判明有無犯罪事實發生,依法決定應否追究刑事責任。對于那些沒有犯罪事實發生或者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不予立案,從而不將案件交付偵查或審判,就使得那些沒有實施犯罪行為或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被控告人、被檢舉人免受刑事追究,維護其合法權益。而且,對于那些故意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的,還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因此,不立案制度的確立,對于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有利于保護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控告、舉報犯罪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司法實踐證明,報案、控告、舉報犯罪是主要的立案材料來源。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一旦構成犯罪,公安、司法機關及時進行立案偵查或審判,固然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但公民報案、控告或舉報的事實不構成犯罪或者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通過不立案程度不予立案偵查或者審判,同樣有利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這是因為,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司法機關在依法作出不立案決定后,應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如果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可以申請復議。這些程度的設立,對于保護公民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免責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目的
2021-02-09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故意導致車翻了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10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