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現環境侵權如何維權
首先要注意收集、固定身邊污染證據。假如發現附近河流或水域變色污染,家中的井水變色變味,要及時用手機等設備拍攝照片或者錄制視頻,收集污染物和初步證據。如果沒有錄音錄像設備,要及時找當地環保部門來調查取證。
其次,如果受害人身體不適或發病,要及時到醫院就醫。如果有些村民出現一致的群體性病癥,建議到同一家醫院找同一個醫生就診,這樣可以形成一致的診斷,作出基本診斷結論,對打官司有利。
再次,掌握初步證據后,可以向當地環保部門等行政機關、環保公益組織舉報,由其進行深入調查、鑒定,也可以委托有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由當地環保部門、環保公益組織委托鑒定或得出結論,訴訟的證明力會更強一些。
一方面當地環保部門等行政機關依據職權對污染企業進行行政處罰;另一方面,受害人收集初步證據、有了醫療診斷和鑒定結論,可以向法院起訴污染企業要求民事賠償,環保公益組織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二、環境污染原告怎么舉證
(1)由于環境污染侵權糾紛適用的是無過錯責任,加害人不論是否有過錯都不影響其承擔民事責任,因此,受害人無須就加害人的過錯進行舉證。
(2)受害人需要對環境污染行為進行全面的舉證。環境污染行為具有違法性,但這里的違法性并非僅指加害人的污染環境行為不符合國家規定排污標準,對于在國家規定標準內的污染行為,一旦造成了污染損害,也屬于一種違法行為。由于加害人經常以自己的行為沒有違反國家規定標準作為抗辯理由,所以受害人在對此類案件舉證時要特別注意從污染行為所造成的損害上強調其違法性,而不應當糾纏于污染行為是否違反了國家規定標準進行舉證。
(3)對損害事實進行舉證。損害事實是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法律關系發生的根據,是構成侵權行為的前提和必要條件。一個人只有在受到損害的情況下,才能請求侵權民事司法救濟;未造成任何損害的行為或者事件,不能引起侵權民事責任。環境侵權責任也必須遵循“無損害,無賠償”的原則,即必須以損害事實的存在為基礎。
(4)受害人也要注意收集證明環境污染行為成立因果關系的證據。雖然在此類案件中,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被倒置給了加害人,但這并不意味著受害人沒有必要收集這方面的證據。《證據規定》第72條第1款規定“一方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另一方當事人認可或者提出的相反證據不足以反駁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證明力。”一旦加害人舉證證明環境污染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受害人就要承擔提出證據予以反駁的責任。如果受害人不能舉出充分的反駁證據,就要承擔不利的訴訟后果。
三、環境污染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可以根據不同情節,給予警告或者處以罰款:
1、拒絕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現場檢查或者在被檢查時弄虛作假的。
2、拒絕或者謊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有關污染物排放申報事項的。
3、不按國家規定繳納超標準排污費的。
4、引進不符合我國環境保護規定要求的技術和設備的。
5、將產生嚴重污染的生產設備轉移給沒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單位使用的。
6、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批準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并處罰款。
7、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閑置防治污染的設施,污染物排放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重新安裝使用,并處罰款。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發現環境侵權如何維權”問題進行的解答,遭受環境污染來帶的損害時,當事人首先要收集證據,然后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環境管理部門舉報污漬環境的行為。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解除合同要支付違約金嗎
2021-03-23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合同的訂立需經過哪些階段
2021-01-22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點
2020-11-26鄉級人民政府怎樣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