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務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宗教活動場所經批準籌備并建設完工后,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申請登記。縣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對該宗教活動場所的管理組織、規章制度建設等情況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發給《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
第三十條規定“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合法使用的土地,合法所有或者使用的房屋、構筑物、設施,以及其他合法財產、收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哄搶、私分、損毀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處分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財產,不得損毀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占有、使用的文物?!?/p>
第三十一條規定“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所有的房屋和使用的土地,應當依法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產、土地管理部門申請登記,領取所有權、使用權證書;產權變更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手續。土地管理部門在確定和變更宗教團體或者宗教活動場所土地使用權時,應當征求本級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的意見。”
第三十二條“宗教活動場所用于宗教活動的房屋、構筑物及其附屬的宗教教職人員生活用房不得轉讓、抵押或者作為實物投資?!?/p>
建設部《關于宗教房產登記有關產權登記規定》
“宗教團體的教堂、寺院、庵堂、宮觀及其他房屋,不論自用、出租(包括由房地產管理部門包〔經〕租)、出借、被占用和按中央、國務院政策規定應退還的均由宗教團體登記。尚未發還產權的暫緩登記?!?/p>
“信徒個人購建的帶有家廟性質的小寺庵,主要用于自住和修行,不作為社會宗教活動的,其房屋產權仍屬個人所有。
這一法律規定對可以登記為個人財產的宗教場所有明確限制性規定,即一般情況下不能將宗教財產確定為個人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關于寺廟、道觀房屋產權歸屬問題的復函》1“寺廟、道觀不論當前是否進行宗教活動,其房屋大都是由群眾捐獻而建造。因此除個別確系私人出資修建或購置的小廟,仍可歸私人所有外,其它房屋的性質均應屬公共財產,其產權歸宗教團體市佛教協會與市道教協會所有。僧、尼、道士一般有使用權,但均無權出賣、抵押或相互贈送。任何使用、占用單位或其他機關團體都不能任意改變其所有權,并應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中發[1980]22號及國發[1980]188號文件精神落實政策,產權歸還各宗教團體?!?/p>
上述法律有關規定,均確認宗教房產屬于社會公共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作時猝死怎么賠償
2020-12-26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期是幾個月
2020-12-08利用支付寶與銀行卡的綁定盜刷銀行卡構成何罪
2021-03-02企業倒閉注銷程序是什么
2021-01-28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房產證抵押會不會過戶
2021-01-11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擅自設立外資保險公司如何處罰
2020-12-22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是指什么,二者是什么關系
2021-02-21告知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