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攝影作品的侵權屢見不鮮。從侵權的客體上看,有侵犯作者署名權、發表權的;有侵犯作者保護作品完整權和修改權的;有侵犯作者獲得報酬權的。從侵權的主體上來看,有傳統的出版社或者個人;也有新興的網絡公司或者一般法人。從侵權的方式來看,有將攝影作品單獨或者附隨文字一起出版的;也有將攝影作品用于商業經營的。
將攝影作品未經許可用于出版,在訴諸法院后對判罰標準有著比較明確的規定,即按照法定稿酬的二到五倍進行判罰,同時考慮到侵權的性質和被侵權作品的性質。
未經許可將攝影作品用于商業經營中的侵權求償相對比較復雜,如商家利用他人享有著作權的照片進行商標注冊或者廣告宣傳。這種情況下,侵權人不是通過復制被侵權作品而牟利的,使用他人的作品也只是為了產品或者服務的宣傳。被侵權作品的使用在侵權人的牟利行為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并且難以清楚明確地界定具體的數量。對該類侵權行為的賠償標準,實踐中有兩種不同的認識,其一,認為應該追償侵權人因此所獲的全部利潤;其二,認為應該按照在正常情況下,以此類使用行為應該付給權利人的使用費標準,向侵權人進行追償。
這兩種方法都有失偏頗,按照第一種方法,侵權人并不是直接依靠復制被侵權作品而獲利,侵權人雖實施了侵權行為,但是他所獲利潤并不完全是由侵權作品產生的,相反,因侵權行為所帶來的利潤往往只占侵權人利潤的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利潤是來源于侵權人其他的投入。如果將侵權人所獲利潤全部判給被侵權人,顯然是非常不公平的。按照第二種方法,最后確定的數額又太低,無法保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也失去了對侵權人進行懲戒的可能。所以,在實際審判中,應本著既在合理范圍內、又能充分地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處理。
比較公允的方法是,按照行為人單次使用作品應支付的使用費作為確定賠償費用的基本參照標準,再乘以實際使用的次數,最終得出應向其求償的費用。比如,在商標上使用侵權作品的案件,就可將每件商品上使用的商標視為一次復制行為,由侵權人按件數承擔使用費。在廣告上使用侵權作品的案件,應按照業內的通常情況先確定一個合理數額作為被告每次使用應支付的基本費用,再確定被告的廣告播放了多少單次時間,二者相乘就可以算出最后應支付多少費用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在中國吸毒會被采取強制措施嗎
2021-01-19征地政策征地流程征地補償
2021-02-18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交通事故起訴材料
2020-11-10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工傷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1-01-26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離婚時,經濟適用房如何分割?
2021-02-09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辭職后可否進行勞動糾紛仲裁
2021-02-13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