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名也算侵犯姓名權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重名是不會構成侵犯姓名權的,同姓同名在現實生活中是比較多的,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是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九十九條?【姓名權、名稱權】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侵害姓名權的責任構成要件
1、侵害行為
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定,侵害姓名權的行為一般由作為的方式構成,其中最主要的最常見的行為就是干涉、盜用和假冒他人的姓名。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的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
未經權利主體的同意或授權,擅自以權利主體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從事不利于權利主體、不利于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是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
(3)假冒姓名。
假冒他人姓名是冒名頂替、冒充他人姓名進行活動。
2、行為人的過錯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以行為人主觀上的故意為要件。行為人故意的情況下,其行為構成侵害他人姓名權,如果行為人因過失而將他人的名字弄錯,不應認定為侵害姓名權。在實踐中,我們一概以故意實施的行為即構成侵犯姓名權,過失則不構成侵害姓名權,在侵害姓名權的訴訟中,原告只要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有過錯,而被告是否存在過錯,則要由被告自己舉證加以證明。
3、損害后果
侵害行為人只要實施了盜用、冒用他人姓名,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故意不使用他人姓名的行為,就可以認定已經造成了損害后果,受害人列出其他特別的損害事實,即可主張權利。
4、侵害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與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的因果關系并無實質差別,但是由于侵害姓名權的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合而為一,受害人只要證明其姓名權受到侵害即可,無須證明損害后果的存在。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重名是不會構成侵犯姓名權的,同姓同名在現實生活中是比較多的,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是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交通事故認定后有異議超過了三天怎么辦
2021-03-25探望權如何中止
2020-11-20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離婚財產保全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3-21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勞動調解協議生效反悔怎么辦
2021-01-12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