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由以自由為價值取向,但也存在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只考慮致害人的行動自由,未顧及受害人的利益。自由是現代法的基本價值,盡管進入20世紀之后,由于社會生活模式的變遷,自由原則因為產生一些負面的社會效應而遭受各種質疑,但其在法與倫理價值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并未喪失。羅*斯在其正義的原則體系中依然將自由置于首要的地位(自由的優先性)。
二、理由把過錯責任原則作為預防損害的手段。該原則借助于合理的注意義務對人們的行為加以引導,確實與預防損害這一目標相吻合。讓無過錯的致害人承擔賠償責任意味著令其對超出過錯范圍的損害負責,就一般侵權行為而論,這部分責任對預防損害并無幫助。然而,預防損害僅僅是侵權責任的目的之一,無過錯責任盡管無助于實現該目的,但它可以實現侵權責任的其他目的,所以仍然有其存在的依據。況且,過錯責任原則的預防損害功能是以有過錯者通常都能被課以責任為前提的,但在實踐中由于受害人需要對致害人的過錯負舉證責任,所以很多情形中受害人因舉證困難得不到過錯責任的救濟,從而導致過錯責任原則對人們的警示力降低,其預防損害功能大打折扣,此種功能的實現更多地依賴于人們的道德信念而不是法律原則。
三、理由走的是邏輯論的進路,但卻恰恰存在邏輯上的錯誤。從“有過錯則有責任”這一命題并不能合乎邏輯地推導出“無過錯即無責任”的結論。從邏輯上看,在“有過錯則有責任”這一命題中,“過錯”是“責任”的充分條件,而在“無過錯即無責任”這一命題中,“過錯”則是“責任”的必要條件,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是兩碼事。顯然,第一個命題與第二個命題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聯,“有過錯則有責任”并不排斥“無過錯亦有責任”。第三條理由是無效的。
四、理由看似有理,但也經不起推敲。遭受意外事故風險的人很難通過反過來對別人施加類似風險而得到補償。只有對每個人的性格、生活習慣、性別、年齡、財富、居住地等有可能影響其活動量、活動方式與活動范圍的因素忽略不計,其相互間造成對方損害的風險才可能大體上相等。但這樣的忽略是不公正的,因為這些因素對于人們相互損害之風險的評估往往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生性好動、喜歡冒險的男青年與一個性情文靜的女青年相互造成對方意外損害的可能性顯然是不一樣的,如果后者是一個年過六旬的老太太,那就更不一樣了。即便承認相互施加意外損害的風險是相等的,實行“無過錯即無責任”原則也是不公平的。某人在某日意外損害了另一人,盡管受害人在理論上有可能通過對致害人或其他人施加意外損害且無須負責從而得到補償,但或許終其一生這種可能性也沒有變成現實,因為意外損害他人的概率是很低的,否則也不會稱其為“意外”損害。讓受害人獨自承受意外損害的后果,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在實際中,如果一旦出現相關的事故,那就是與你的主觀沒有太大的關系,依然要承擔責任。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和抵消權是什么意思
2021-01-29法律援助申請人經濟困難證明表
2020-12-08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商標權可以無償轉讓嗎
2021-02-19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離婚孩子探視權行使時間是多久
2020-12-18公司是否有權收回股權贈與
2020-11-09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個體戶請幫手帶學徒需要簽訂合同嗎
2020-12-09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可以雙賠嗎
2021-01-192020春運返鄉險最高賠付10萬元
2020-12-23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跳單條款是否一定獲得理賠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