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一旦出現意外,
你就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案例一
林某和吳某是好朋友。一天,林某和吳某在外喝酒,當時夜已深,吳某打電話約朋友方某來接他和林某。車行經一段山崖路時,林某下車方便,不慎滑落山崖不幸身亡。事發后,林某家人要求吳某和方某承擔死亡賠償金等共計十余萬元。后在法官調解下,方某和吳某與死者家屬和解,共同給付死者家屬賠償款6萬元。
案例二
陳某在某飯店宴請周某、孟某等8人。周某不勝酒力酒醉不醒,次日早晨,周某被發現因酒精中毒死亡。周某家人隨后將參加飯局的7人全部告上法庭,要求共同賠償周某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11萬余元。
法官提醒
五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
在參加宴請中,如果飲酒出事,有五種情況勸酒者需承擔法律責任:
1、勸酒致飲酒人傷亡,組織者、勸酒者、同飲者是否有責任?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勸酒人應當對飲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斷,并給予飲酒人必要勸阻的注意義務。如果沒有盡到注意義務,造成飲酒人傷亡的,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組織者、勸酒者、同飲者均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
然而,主要責任應由受害人自己承擔,比例約為60-70%。組織者、同飲者、勸酒者承擔次要責任,為30-40%。
2、勸未成年人飲酒導致嚴重后果的,又該承擔怎么樣的責任?
勸未成年人飲酒,分兩種情況:如果飲酒者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10歲以上,18歲以下),由此導致的后果,勸酒者承擔次要或同等責任。如果飲酒者是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10歲以下),勸酒者承擔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
3、如果對方原來就患有疾病,酒后誘發身亡的,責任又該如何承擔?
道理同上,勸酒者承擔次要責任。如果明知對方身患疾病不能飲酒,仍再三勸酒,勸酒者的過錯加深,需承擔同等責任。
4、酒后進行駕車、游泳、劇烈運動未加以勸阻的,勸酒人和同飲者該承擔怎樣的責任?如何才算盡到“勸阻義務”?
如果沒有盡到勸阻義務,仍然承擔次要責任。盡到“勸阻義務”,例如明知對方要開車,就不能默許對方飲酒;明知對方喝了酒,就要阻止對方不開車,找代駕或送其回家直至交付其同住家屬。
5、沒有把醉酒者安全送達,如把對方送到小區門口,在上樓過程中摔傷,各方又如何承擔責任?
勸酒者應當承擔妥善安置和救助醉酒者的義務;如果撒手不管,則構成不作為的違法行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對于造成的損害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有異議具體采取哪種方法來處理
2021-02-14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男女雙方如何離婚,怎么解除婚姻關系
2021-02-26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建筑工程質量保險合同中權利轉讓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被保險人的權利
2021-02-05什么叫代理?
2021-02-16失效
2020-12-31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