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姓名權判刑的依據有哪些
關于姓名權,刑法沒有規定。侵犯姓名權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規定:公民的姓名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據此及結合《民法通則》第134條規定,針對不同的侵權方式和后果,受害人可以采取下列民事救濟方式:
1、停止侵害。
當侵害姓名的行為正在發生或者繼續時,受害人有權要求侵害人立即停止侵害,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停止侵害。這是最基本的民事責任方式,其目的和作用是防止出現進一步將侵害姓名權的結果擴大。
2、賠禮道歉。
在行為人由于干涉、盜用或假冒他人姓名,給受害人造成了一定損害,但后果不是很嚴重,受害人也能夠諒解的情況下,由侵害人以口頭的或書面的或登報的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承認自己的過錯,保證以后不再重犯,求得受害人諒解。
3、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在行為人干涉、盜用或者假冒他人的姓名、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后果,受害人人格受到侵害、名譽遭到貶損的情況下,受害人有權要求侵害人為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一般要求在多大的范圍內造成影響,就應當在多大的范圍內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其方法可以是在報刊、雜志上刊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材料。
4、返還財產。
行為人由于盜用、假冒他人姓名從事民事活動而占有了受害人的財產,受害人有權要求返還,侵害人應無條件返還財產。
5、賠償損失。
對于物質損失,損失多少就要由侵害人賠償多少。對于由于侵害人的行為而給受害人造成極度精神痛苦,有精神損害存在的,受害人可以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害人的故意程度、損害后果、影響范圍、雙方經濟狀況,判令侵害人給予受害人一定的精神賠償。
他人要是侵犯了我們的姓名權,我們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來捍衛自己的合法利益。而此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行為,然后再是后面的賠禮道歉、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等。
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侵犯姓名權判刑的依據的一些相關的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務派遣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3-18行政案件律師收費標準
2021-01-09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簡易程序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2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什么是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2-13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繼承的方式有哪幾種
2021-02-15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只因遲延理賠 多付5.5萬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