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認為,婚紗照雖沒未全部毀損,但作為有特定紀念意義的物品,完整性是價值主要體現(xiàn),通過修復不能完全彌補。吳先生訴稱,這組婚紗照拍攝于2005年,一直存放于山東泰安,拍攝時花了3980元。而且,這組婚紗照沒有底片,也沒有費用收據(jù)。
吳先生花98元將這組婚紗照委托**貨運公司托運至北京,保價2000元。但是,在**門店提取物流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婚紗照被損壞。吳先生與**公司交涉賠償,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得到雙方滿意的結果。吳先生將北京德-邦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其返還托運費98元,并賠償誤工費、交通費、復印刻錄費、保價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9999元。
法律咨詢專家解讀可以申請精神損害賠償的情況
并不是所有的侵權行為都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shù)模駬p害賠償?shù)姆秶鞘裁?哪些情況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呢?
1、侵害人格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人格權是法律賦予權利人以人格利益為內(nèi)容,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須享有且與其主體人格不可分離的權利。
《最高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的解釋規(guī)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2、侵害身份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身份權是民事主體基于擁有某種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權利。它不是民事主體所固有的一種權利,而是由民事主體通過某種行為或者事實而獲得了身份才具有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確認特定的身份權利受到侵害,可以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目前我國法律對于身份權的規(guī)定包括親權、親屬權、監(jiān)護權等。
3、侵害財產(chǎn)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一般情況下,精神損害賠償是針對人格權和身份權受到侵害而言,但由于某些特定的物品在被人們持有時被賦予了一定的意義,這樣使其具有了人格化的特殊意義。而由于侵權方的行為導致該物件的永遠滅失或損毀,必將給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帶來了較大的程度的傷害,而如果單純的財產(chǎn)本身的價值并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精神上所受到的打擊和痛苦,因此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結婚的婚戒,與親人唯一的照片等等。
4、侵害婚姻關系的精神損害賠償
婚姻關系與每個人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也會影響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如果不能處理好就容易引發(fā)社會問題,造成社會的不穩(wěn)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明確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1)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此時無過錯的一方提出財產(chǎn)上的賠償或者精神上的賠償,法庭從法律的功能和目的角度來講應該予以支持。在婚姻關系中如果一方有上述行為,給婚姻的另一方造成的精神上的傷害是無法撫平的,法律規(guī)定這樣的精神損害的賠償,正是基于一種對于配偶權的保護。
5、侵害死者的精神損害賠償
我國在《精神損失賠償解釋》中規(guī)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的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1)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3)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違以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關于死者的上述人格權利是否應該得到保護或者說法律進行保護的理由,在理論和實踐中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對于死者上述人格權利的保護,并非保護的死者的人格權利其意義在于保護其近親屬的權利。因為根據(jù)民法規(guī)定,只有民事主體才能夠享受民事權利,死者不是民事主體也就不可能享有權利。死者既然已經(jīng)死亡,他人對其所做的任何行為對死者已無意義,而死者的近親屬因與死者之間的血緣關系以及與死者存在著旁人無法替代的親情聯(lián)系,侵權行為對死者實施的行為可能會對其近親屬產(chǎn)生影響。
6、違約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
長期以來,法學界對于違約責任中能否適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存在著很大爭議,世界各國很少有承認違約的精神損害賠償?shù)模绲聡⒎▏⑷毡镜榷疾怀姓J違約的精神損害賠償。多數(shù)學者從傳統(tǒng)民法角度將違約之債與侵權之債按照不同的責任原則、構成要件及承擔方式加以區(qū)分,通常認為違約責任中的損害賠償范圍限于財產(chǎn)上的利益。但在實踐中,通常也會因為合同期待的利益不能發(fā)生而給受害人較大的精神痛苦,所以因違約行為而進行精神損害賠償?shù)恼埱笤诶碚撋鲜强尚械模趯嵺`中,我國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區(qū)停車位應首先滿足業(yè)主需求嗎
2021-01-28事實婚姻關系的處理方式
2020-12-31國家出資金融機構及其投資設立的機構依法享有什么權
2020-12-08出了交通事故之后萬一肇事逃逸,保險公司還會依法賠償嗎
2020-11-09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民事調(diào)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什么是家庭冷暴力,遭到冷暴力該如何處理
2020-12-31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1-02-10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用人單位使用已經(jīng)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簽發(fā)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投保人虛報年齡保險公司是否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二手土地轉(zhuǎn)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房屋被劃入拆遷紅線內(nèi),多久會被拆除
2021-01-12舊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