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1、醫療糾紛或投訴發生后,所在科室負責人應立即向醫務科報告,隱匿不報者,將承擔可能發生的一切后果。
2、因醫療問題所致的糾紛,所在科室應先進行調查,迅速采取積極有效的處理措施,控制事態,爭取科內解決,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糾紛患者及家屬,認真聽取患者的意見,針對患者的意見解釋有關問題,如果患者能夠接受,糾紛投訴到此終止。
3、醫務科接到科室報告或家屬投訴后,應及時做好登記,并向當事科室了解情況,與科室主任共同協商解決辦法,如果患者能夠接受糾紛投訴到此終止。如果患者不能接受,請患者就問題的認識和要求提供書面材料,醫務科調查落實后提出解決方案,并向分管院長匯報,與患者協商處理意見,如患者接受,處理到此終止。
4、醫務科無法解決的醫療糾紛,建議患者或家屬按法定程序進行醫療鑒定。患方不鑒定、不起訴、也不聽解釋,采取違法行為對我院正常醫療秩序構成影響的,依照衛生部、公安部《關于維護醫療機構秩序的通告》,上報縣衛生、公安、司法等部門進行處理。
二、醫療事故需要搜尋哪些證據進行保存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糾紛后,以下部分病歷(主觀病歷)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
1、病程記錄,是繼住院病歷(又稱為入院病歷、入院記錄、入院志或住院志)之后,對患者病情和診療過程所進行的連續性記錄,包括首次病程記錄、轉科或手術之后的病程記錄、交班、接班記錄、轉科記錄、階段小結、搶救記錄以及沒有單頁會診單的會診意見等,什么叫非法行醫。
2、上級醫師查房記錄,也記錄在病程記錄中,包括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及主任醫師查房記錄。
3、會診記錄,往往有專頁單獨記錄,即治療科室邀請本院或外院有關科室醫師進行會診的記錄,記載名稱不一,有的稱為會診記錄,有的稱為會診單。
4、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是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任職資格的醫師主持、召集有關醫務人員對確診困難或療效不確切病例討論的記錄。
5、死亡病例討論記錄,是在患者死亡一周內,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主持。
醫療糾紛是目前比較常見的情況,在發生醫療糾紛后,應當根據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合法的處理,特別是在涉及到造成傷員死亡或者傷殘的情況下,還需要對傷員的相關情況進行合法的認定,涉及到賠償的也需要根據規定的標準來進行處理和認定。
醫療糾紛處理協議書
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的區別是什么?
關于醫療糾紛責任認定和承擔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判刑標準
2021-01-11法院和檢察院的職責是什么
2020-11-20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剝奪政治權利的法律規定
2021-01-11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法
2021-01-07企業破產車輛能過戶嗎
2020-12-08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事故認定書對方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0-12-30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