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醫療事故
醫療事故鑒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
醫療糾紛處理
針對《刑法》中規定的每一個犯罪,其實都是有具體的犯罪主體要求的,有些只能由自然人構成,而一些卻只能是有單位構成。無論是針對自然人還是單位都是有可能要求具有特殊的身份,那針對非法行醫罪的犯罪主體,大家知道法律中是如何規定的嗎?相信內容請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非法行醫罪的犯罪主體包括哪些
綜合考慮刑法、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和母嬰保健法的規定,《解釋》第一條對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一款“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列舉了五種情形。
未取得或以非法手段取得醫師資格非法行醫的
第一種情形是“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醫師資格從事醫療活動的”。通過醫師資格考試,取得了執業醫師資格或者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即視為取得醫師資格。對取得醫師資格但尚未進行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的人從事診療活動,可以進行行政處罰,不宜一律按照非法行醫罪處理。以非法手段取得醫師資格的人,等同于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主要指以偽造、欺騙、行賄等手段取得資格證書的行為。
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辦醫療機構的
第二種情形是針對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辦醫療機構的行為。個人開辦私立醫院或者私立診所,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后,方能開展診療活動。該項規定主要打擊一些非法診所,如“地下性病診所”等。根據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單位不能成為非法行醫罪的主體。
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非法行醫的
第三種情形是針對受到吊銷醫師執業證書行政處罰的人。依據執業醫師法的有關規定,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的人,等同于未取得醫師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的,可以構成非法行醫罪的主體。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況與一般的有醫師資格沒有進行執業注冊的情況有本質區別。執業醫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了吊銷執業證書的十二種情形。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滿兩年以后,可以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注冊。
未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從事鄉村醫療活動的
第四種情形是依據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對尚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經注冊在村醫療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鄉村醫生作出的規定。目前我國有鄉村醫生90多萬人,他們的學歷和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如果強制他們也要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恐怕不大現實,考慮到農村群眾的醫療衛生狀況,有必要對鄉村醫生單獨規定,即雖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但根據有關規定,經縣級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注冊后,在鄉村醫療機構從事一般醫療服務的,不能按照非法行醫處理。
家庭接生員從事接生以外的醫療活動
第五種情形是針對母嬰保健法規定的家庭接生人員的規定。
依照法律規定,取得家庭接生員資格的人,除從事家庭接生外未取得從事其他行醫行為的資格,這些人員如果從事接生以外的醫療活動,情節嚴重,可按非法行醫罪追究責任。
二、單位能構成非法行醫罪嗎
非法行醫罪應含單位主體,理由如下:
1、司法實踐中以單位名義實施的非法行醫行為大量存在。
常見的單位非法行醫行為主要有:一是一些不法醫院為了壓縮支出,擴大業務量,使用非醫療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二是自定收費標準,亂開藥方,牟取數額較大的非法利益。三是向病人出售少量假冒偽劣藥品,違反規定超劑量販賣國家明令控制的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和放射性藥品。四是使用未經批準使用的藥品、消毒藥劑和醫療器械等。這類醫院由于種種原因,并未辦理醫療職業許可證。
2、行為符合單位犯罪的構成特征。我國刑法第30條規定: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從犯罪主體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18日《關于審理單位犯罪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所謂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既包括國有、集體所有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也包括依法設立的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和具備法人資格的獨立、私營公司、企業、事業單位。醫院應當屬于這個范圍。
從犯罪主觀方面來看,上述所列舉的行為都是為本單位謀取非法利益或者以單位名義為本單位全體成員謀取非法利益。從犯罪客觀方面來看,單位犯罪是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按照單位的決策程序決定,由直接責任人實施的,上述行為符合這一特征。
3、相關法律法規有對單位醫療行為進行規范的規定。
國務院《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15條規定:醫療機構執業,必須進行登記,領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該條例第24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醫療單位違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造成醫療事故甚至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嚴重后果的,主要是運用行政手段作出行政處罰。隨著許多醫療單位為了給本單位謀取暴利,危害公共衛生的程度不斷增大,因此,將單位納入非法行醫罪的犯罪主體,已經勢在必行。
4、不將單位納入構成非法行醫罪,不利于打擊非法行醫行為。
一般情況下,非法行醫罪自然人犯罪與單位犯罪相比,單位犯罪的社會危害性可能更大,情況可能更為嚴重。考慮到單位犯罪刑事責任的整體性和雙重性,應采取雙罰制,除追究單位本身的刑事責任以外,還要追究單位直接負責的主觀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我國對醫護人員這個職業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畢竟需要治病救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耽誤病情導致加重,而嚴重的話甚至還有可能導致患者的死亡,因此要求醫護人員必須要具有從業的資格才行,不然就有可能構成非法行醫罪。至于非法行醫罪的犯罪主體,法律中明確規定了是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
非法行醫判多少年?非法行醫罪指的是什么?
如何認定非法行醫罪
怎樣構成非法行醫罪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上下班工傷認定標準
2020-11-21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再審提交哪些證據,才是新證據
2020-11-15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