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探望權,是指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有義務協助非撫養一方行使探望的權利。實際上,探望權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義務,探望權的行使,可以促進非撫養一方能更好地與子女溝通和交流,減輕子女的家庭破碎感,促進子女身心健康成長,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以前,離婚糾紛案件注重婚姻關系、子女撫養、財產分割、債權債務等方面的處理,而對子女探望權問題卻很少涉及,以致出現了當前探望行為引發的社會矛盾糾紛上升的現象,甚至因探望子女引發一些人身、財產損害的后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在司法實踐中,探望權卻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法律對什么是探視行為、如何探視沒有明確規定,故在實踐中出現隨意探視,不分時間、地點、方式的情況大量存在,造成探望權糾紛隱患;二、直接撫養子女一方出于種種原因,人為設置探視障礙,造成矛盾激化;三、與父母親屬共處或探視人復雜時,容易導致離婚中積累的矛盾再次爆發,雙方糾紛再起。針對以上情況,筆者認為在離婚糾紛案件的審理和執行中,應把握以下環節,關注探望行為,有效減少糾紛隱患。一是在處理離婚案件的訴訟中,不要只注重對婚姻關系、子女撫養、財產、債權債務的調查處理,對探望權應進行必要的釋明,最好一并在審理中處理。二、審理時,向雙方當事人講清有關法律規定,夫妻因感情不和而解除婚姻關系,追求各自的幸福無可厚非,但應承擔起自己應盡的撫養和教育孩子的義務,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促成雙方達成有利于子女利益的協議,在法律文書中根據雙方的意愿,認真審查有沒有漏洞、隱患。三、如果雙方協商不成,則參考子女的年齡與鑒別能力、雙方當事人離婚的原因、再婚情況等因素,確定探視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利于判決的執行。四是加大探視權執行保障力度,對不履行探視協助義務,使子女得不到父母雙方的關愛,不利于子女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長的一方,采取必要的民事強制措施予以懲戒。五、探望權的中止。《婚姻法》第38條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六、探望權的恢復。《解釋》第25條規定:中止探望權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可見,探望權的恢復是依申請而獲得的而非自行恢復。人民法院應當認真審查申請人的情況,在確定其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已消失后,才能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汝南縣人民法院郭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變更的具體流程
2020-11-12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保險受益權問題研究
2021-03-12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什么叫做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1-14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拆遷獎勵費一般能拿多少錢
2020-12-30拆遷補償協議不能簽的情形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