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訴訟期是多久?
醫療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起算時間大體有四種起算點,即侵權損害發生之時、能證明知道侵權損害發生的相關證據形成之時、侵權損害事實被實際發現之時和醫療事故被法定機構認定之時。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訴訟時效中止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下列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
3、繼承開始后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
4、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1、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病員及其家屬有權在發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發生后1年之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
2、病員死亡的,其家屬應當在病員死亡后或收到尸檢報告單后15天內提出醫療事故或者事件的鑒定。其中尸檢的申請,則應當在病員死亡后48小時內提出,由所在地衛生局指定的病理解剖部門進行。
3、醫療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4、雙方當事人對鑒定結論沒有異議的,可以就處理方案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區、縣或醫科大學申請處理。對該處理決定不服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接到處理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亦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所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或復議決定通知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綜上所述,醫療事故發生后,醫院方面應該盡快的處置,承擔相應責任。雙方圍繞賠償方面發生糾紛,協商調解不成的,患者可以起訴到法院。根據最新民法總則規定,醫療事故訴訟時效是三年,從患者遭遇醫療事故開始之日算起。超過時效,法院不予受理。
醫療事故中陪護費賠償應注意什么
醫療事故維權要注意哪些
四級醫療事故內容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具體是指什么
2020-12-29抵押
2021-03-17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辦理房產贈與必須雙方去現場嗎
2021-03-24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商業、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6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土地出讓前要先完成拆遷嗎
2020-12-08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拆遷房屋八年沒安置怎么維權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