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市報報道失實侵犯名譽案
2005年6月份某日晚,鄭某駕駛一輛摩托車下班回家,路上恰逢公安便衣正在伏擊飛車搶奪的劫匪,混亂中公安誤將鄭某當成劫匪擒獲。正逢**都市報的記者前來采訪,二話不說就給鄭某照了像,并發表在第二天的**都市報社會新聞版。照片還配有文字說明“當街搶劫的劫匪被公安人員抓獲,眼神空洞,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囂張氣焰。”
鄭某當晚被公安人員帶回警局調查,排除嫌疑后無罪釋放。但是,當鄭某第二天去公司上班的時候,卻被公司拒之門外,原因就是**都市報的報道導致。
鄭某委托司律師和**日報社交涉,**日報社知道錯誤后,馬上在報紙上刊登了“補正聲明”,表示向鄭某賠禮道歉。但對于賠償問題,**日報社卻以是公安人員的錯誤導致,拒絕賠償。司律師認為:**日報社沒有證據證明報道失實是公安人員的錯誤導致,鄭某因為失實報道失去工作,導致周圍朋友們的誤解,名譽遭受嚴重損害,**日報社的“補正聲明”不能消除全部的惡劣影響,應當另行給予鄭某3萬元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作為補償。
法院審理案件之后,認為司律師的主張合理,判決支持了鄭某的訴訟請求。
2006年7月1日《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實施后,保險公司通過操作將交強險的限額定在了5萬元,5萬元以上的部分依然適用保險公司慣用的第三者責任險。對于事故損失在5萬元以上的案件保險公司往往依據第三者責任險的精神損害賠償免賠條款,對客戶主張免賠。這顯然是保險公司利用復雜的法律條款,維護自身經濟利益的表現。
2008年初,司律師有幸為某車輛租賃公司代理了一起保險合同案件,案件的標的是8.5萬元,被告保險公司主張其中的2萬元精神損害賠償免賠,只同意賠償6.5萬元。司律師認為:1、根據被告提供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第八條的約定:“死亡傷殘賠償限額項下負責賠償喪葬費……,被保險人依照法院判決或者調解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被告拒絕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顯然是違約行為;2、被告的工作人員主張:“損失金額大于交強險限額,其他賠償項目優先按照交強險條款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不優先考慮。”但是原告通讀交強險條款,沒有發現任何關于其他項目優先于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的約定,被告的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3、根據法律關于格式條款做不利于提供者的解釋的規定,以及原告是被告提供的保險產品的消費者,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利,既可以選擇保險人、保險品種、保險期限等,當然也有選擇哪些賠償項目按照什么保險條款理賠的權利!在本案中原告就是有權選擇2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全部按交強險條款賠償,被告不得因此對原告主張任何免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監察機關哪些情形下可以采取留置措施
2021-01-17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關于噪音擾民哪個部門能有效的管理
2021-03-02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拖欠農民工工資之后的經濟怎么補償
2020-11-15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在公司上班十年沒上保險怎么賠償
2020-12-14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投保人在保險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29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以個人名義簽訂承包合同屬于家庭財產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