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是指社會對公民個人的品德、情操、才干、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綜合評價。
名譽權,則是法律規定公民享有的保有和維護自身名譽的權利。
二、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要件
1、行為人主觀上有毀損他人的名譽的惡意或過失。惡意是指實際惡意,即行為人明知事實虛假或對事實抱有深切懷疑,卻仍然不計后果地予以輕率發表,并非是行為人主觀上存在過失。過失是指行為人預見或應該預見到行為會損害他人的名譽,但由于自信或放任了這種行為。
2、行為人客觀上有捏造事實或散布虛假事實,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侮辱或誹謗他人,以及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者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損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
3、受害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4、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三、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的法律特征:
1、侵害對象是特定人。除了指名道姓外,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如文學作品中,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對特定的人進行侮辱、誹謗,使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向的對象。
2、侵害方式,主要是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誹謗,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虛假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
3、主觀上,行為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過失。在一般情況下,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譽權的,只能是故意,絕非過失。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新聞報道失實或履行職務的疏忽,也可能造成對他人名譽權的損害。如報刊、雜志因審查不嚴,刊登、發表或轉載有損他人名譽的文章,并不能因為是過失而免除其民事責任。又如醫療機構未經患者同意,無意中公布了公民患有淋病、梅毒、麻風病或愛滋病等病情,致使患者名譽受到損害的,亦構成對該公民名譽權的侵害。
4、客觀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事實。所謂名譽侵權的事實,是指侵害人從事了法律所禁止的有損他人人格、名譽的行為,而給被害人帶來了社會評價降低。
5、后果上,對被侵害人的名譽造成較嚴重的損害。所謂造成損害,是指由于侵害名譽權行為的發生,使被侵害人社會評價降低,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侵害名譽權行為所造成后果的損害程度,是判斷民事侵權行為與一般不道德行為、行政違法行為以及刑事犯罪行為相區別的一個重要客觀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p2p非法集資判刑對職位有影響嗎
2021-01-31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老板一直拖工資怎么辦
2020-11-25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舉行婚禮沒有結婚手續怎么辦
2021-02-03怎樣確定贍養費標準,贍養費包含哪些費用
2021-02-28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農村無證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09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產品責任險的賠償問題如何處理
2021-03-15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