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的問題在今天是時常能夠看到的,處理醫療糾紛困擾著許多人的生活,影響著患者的繼續醫治,醫療糾紛問題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發展,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雖說國家已經出臺了許多的政策來改善這種現象,但是這些政策并不能在短期內起到成效,所以我們還是需要了解如何處理醫療糾紛問題,要對醫療糾紛法律法規范文有所了解。
醫療糾紛相關法律法規
一、首先是《侵權責任法》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主要注意的點有:
1、醫務人員過錯,必須向醫院追討賠償;
2、醫療機構有三項免責事由(患者不配合、搶救生命垂危已經盡力、當時醫療水平所限)。
二、其次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十七條起到最后的那些法律條款。這些條款告訴您如果出現醫療糾紛以后,應該怎么索賠,有哪些費用可以索賠。
三、最后有兩個注意點:一是我國有一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這個條例對醫療事故的賠償,還不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賠償。因此,索賠時應注意避開引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二是醫療事故是舉證責任倒置,即醫院對其沒有過錯承擔證明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規定:“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即無論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過錯,只要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就得賠償。同時,改變了以往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完全由醫療機構舉證證明自己“清白”才能免責的做法,轉為必須由患者證明醫療機構有過錯,否則醫療機構免責。下列情形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
(一)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
(二)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
(三)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
醫療糾紛問題的出現其實和醫患之間的關系是存在一定聯系的,所以想要減少醫療糾紛事故的出現,我們還需要從人自身下手,讓醫生多一份耐心,讓患者以及家屬多一份信任,不過醫療事故是無法完全避免的,所以醫療糾紛法律法規范文的內容,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去了解,這樣遇到問題才比較好處理。
醫療糾紛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借款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0-12-10河北省評殘怎么賠
2020-12-10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贍養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1婚前個人財產會被老公的債務拖累嗎
2021-01-09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集資房和統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10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簽訂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24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保險單車架號錯了理賠怎么進行
2021-02-21保險公司定損價格過低,車主的修理費差距應該怎樣解決
2021-02-02再保險
2021-01-27